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6年  第17卷  第5期

显示方式:
再论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伸北跳
陶诗言, 卫捷
2006, 17(5): 513-525
摘要(5768) HTML全文 (1275) PDF 2061KB(2663)
摘要: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 选择了1998年、2003年和2005年夏季我国东部雨带位置变化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研究表明:夏季我国东部暴雨带位置的变动, 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跳 (南撤东退) 的调节。当副热带高压西伸北跳 (南撤东退) 时, 暴雨带向北 (向南) 移动。在副热带高压西伸北跳持续时期, 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出现高温酷暑天气。副热带高压西伸北跳是由于欧亚大陆上空存在静止Rossby波列, 波的能量沿着高空副热带急流向东传播到我国沿海海岸 (115°~130°E) 时, 在该地区激发出一个长波脊。这个长波脊的建立, 使得副热带高压和对流层上部的青藏高压都朝长波脊方向伸展, 表现为“相向”而行。而当在沿海海岸上空激发出一个长波槽时, 副热带高压南撤东退而青藏高压退回到高原上空。当夏季沿海海岸上空的长波脊持续维持时, 长江中下游会出现持久的高温酷暑天气。根据夏季天气预报的经验, 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发布的预报对副热带高压的西伸北跳有较好的可预报性。
国家级气象高性能计算机管理与应用网络平台设计
宗翔, 王彬
2006, 17(5): 829-834
摘要(3236) HTML全文 (587) PDF 381KB(1916)
摘要:
该文首先介绍了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在高性能计算能力建设方面的成就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阐述了计算网格的主要思想和技术特点, 并具体介绍了国家级气象高性能计算机管理与应用网络平台的架构和采用的主要技术路线和方法。
南海夏季风爆发的数值模拟
丁一汇, 柳艳菊
2006, 17(5): 526-537
摘要:
利用高分辨率的区域气候模式 (RegCM_NCC) 对南海夏季风爆发进行模拟研究。研究表明:该模式对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的选择十分敏感, 其中以Kuo积云参数化方案为最好, 可以比较成功地模拟出南海夏季风的爆发时间、爆发前后高、低层风场的剧烈变化以及季风与季风雨带的向北推进。然而该方案对于雨量和副热带高压位置的模拟, 与观测相比尚存在一定的偏差, 主要表现为副热带高压位置模拟偏北、偏东; 南海地区的降水量模拟偏少、降水范围偏小。此外, 采用4种参数化方案 (Kuo, Grell, MFS, Betts-Miller) 集成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要优于单个方案的结果, 这种改善主要体现在对南海地区季风爆发后降水的模拟上。
利用ARGO资料改进ENSO和我国夏季降水气候预测
张人禾, 殷永红, 李清泉, 刘益民, 牛涛
2006, 17(5): 538-547
摘要(3562) HTML全文 (810) PDF 267KB(1233)
摘要:
全球海洋ARGO资料的获取为气候预测的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海洋资料。该文首先利用ARGO资料改进次表层参数化方案后的Zebiak-Cane海洋模式, 与统计大气模式耦合, 建立了热带动力海洋-统计大气耦合模式。通过比较应用和未应用ARGO资料改进的海洋模式, 进行了耦合模式的长期回报试验。结果表明:ARGO资料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耦合模式对热带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的预测能力, 提前3个月和6个月的回报结果都有很大的改进, 基本上回报出了Niño3.4区海面温度异常的演变特征, 对厄尔尼诺和拉尼娜都能够给出较准确的回报, 回报结果与观测之间的相关性在整个热带太平洋区域明显提高。该文还利用国家气候中心 (NCC) 全球海气耦合模式, 对我国夏季降水进行了个例和多年季度回报模拟试验, 探讨了包含和不包含ARGO观测资料的同化资料作为初始场对我国夏季降水预测的影响, 表明采用带有ARGO观测资料的海洋同化初始场, 回报的我国夏季降水分布形式与观测更一致, 回报结果与观测之间的正相关区域变大, 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回报水平比采用没有ARGO观测资料的海洋同化初始场时有明显提高。
近40年我国东部降水持续时间和雨带移动的年代际变化
赵平, 周秀骥
2006, 17(5): 548-556
摘要:
利用我国地面观测站降水资料以及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 (ECMWF) 的月平均再分析资料, 研究了在全球平均表面气温偏冷和偏暖阶段, 我国东部降水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雨带南北移动的变化, 并分析了与东部降水变化相关联的大气环流特征。结果表明:近40年, 20世纪60—70年代全球平均表面气温处于一个相对偏冷时期, 而80—90年代处于偏暖时期; 在这样的变暖背景下, 我国东部地区年总降水量呈现出“南涝北旱”异常特征, 与冷位相比较, 在暖位相阶段长江流域年总降水量明显增加, 而华北地区降水量减少, 其中长江流域降水的增加主要是由夏季降水增加引起的, 3月长江中下游降水增加也很重要, 北方的降水减少主要是由从盛夏到初秋的降水减少引起的。平均而言, 暖位相阶段我国南方强降水开始时间较早、结束较晚, 持续时间较长, 而北方强降水开始较晚, 持续时间较短。从春末到夏季, 冷位相时我国东部强降水带表现出从华南、经过长江流域向华北移动的特征, 而在暖位相时强降水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 从华南向华北移动的特征不明显。雨带的这种异常变化与东亚大气环流有关, 在暖位相时夏季东亚大陆低压比冷位相时弱, 而鄂霍次克海高压偏强,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 使夏季东亚副热带地区的西南风减弱, 梅雨锋加强, 导致雨带滞留在长江流域, 使长江流域降水增加、北方降水减少。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进行研究生入学教育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
2006, 17(5). DOI: 10.11898/1001-7313.20060535
摘要(2802) PDF 57KB(1155)
摘要:
2006年9月6日08:30,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生入学教育大会召开。主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王辉副院长参加了会议并向研究生介绍了中国气象局近年来开展的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以及有关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八条轨道建设情况,同时介绍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近年来改革和发展的状况以及科研机构设置、实验室建设、目前所承担的科研项目,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牵头的三个业务轨道建设情况,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学科点建设以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总体情况,使新入学的研究生对中国气象局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有一个整体了解。为鼓励…
东北地区降水与大气环流关系
贾丽伟, 李维京, 陈德亮
2006, 17(5): 557-566
摘要:
利用Lamb-Jenkinson大气环流分型方法, 将1951—2004年逐日的海平面气压场分型, 得到27种不同的环流型, 研究了大气环流型与我国东北地区降水的关系。给出了8种出现频率最高的主要环流型出现的规律及它们平均的环流形势, 分析了8种主要环流型下东北地区降水异常分布状况, 并选出东北地区资料齐全、有代表性的9个站点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 成功地建立了降水与环流型出现频率的统计关系, 并用此重建了9个代表站54年的降水序列。结果表明:Lamb-Jenkinson大气环流分型方法可以很好地应用于我国东北地区, 由此划分的环流型符合实际情况; 8种主要环流型与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所建立的9个代表站降水距平回归方程能够解释近54年各站的大部分降水变化, 进一步证明了东北地区降水与大气环流之间的密切关系。
四川盆地区域性浓雾序列及其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周自江, 朱燕君, 姚志国, 鞠晓慧
2006, 17(5): 567-573
摘要(3988) HTML全文 (697) PDF 565KB(1311)
摘要:
利用四川盆地20个国家级基本气象站1954-2005年的大雾和能见度等资料, 探讨了区域性浓雾的认定标准, 建立起该地区较完整的区域性浓雾日数序列, 分析了其年际、年代际变化及可能原因.结果表明:①盆地内区域性浓雾主要发生在秋冬季 (9月至次年2月), 占总数的92.8%, 这也就决定了浓雾日数序列是一个跨年度统计的序列; ②1954-1976年盆地内浓雾处于偏少的负位相, 尤以20世纪60年代为最少, 相反, 20世纪80-90年代浓雾频次高、强度大, 处于多雾的正位相, 但是近些年有明显的减弱; ③在浓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中, 大气中凝结核的数量 (背景大气浑浊度) 起着主导作用, 同时, 干湿状况是决定浓雾年代际变化另一主要原因, 局地气候变暖对浓雾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④90年代以后盆地内浓雾的减弱是3个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卫星风推导和应用综述
许健民, 张其松
2006, 17(5): 574-582
摘要(4230) HTML全文 (782) PDF 208KB(1812)
摘要:
该文介绍了卫星风推导和应用的进展, 包括卫星风的算法, 卫星风在数值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卫星风在天气分析和预报中的应用以及卫星风的研究工作动向。目前各个卫星数据处理中心卫星风的算法大体一致和稳定。风矢量的追踪用相关匹配法, 而风矢量的高度指定依靠双通道物理方法。卫星风的质量是从图像定位和定标开始的许多工作阶段的综合结果, 确保每个工作段的高质量对于风矢量的计算都十分重要。卫星风的高度指定仍然是最有挑战性的课题。因为物理定高方法进展不明显, 近期内尤其要重视几何定高技术的研究和使用。静止气象卫星的风对数值预报的影响在热带和南半球是正反馈; 由于在极地地区各种资料都十分匮乏, 极地卫星风对数值天气预报有非常明显的正反馈。卫星风与云图叠合显示, 在主要雨带、副热带高压、强对流和热带气旋的诊断、分布、预报中十分有用。
暴雨云团的卫星监测和研究进展
方宗义, 覃丹宇
2006, 17(5): 583-593
摘要(4564) HTML全文 (817) PDF 246KB(1867)
摘要:
该文对卫星监测、分析和研究暴雨云团的国内外若干研究结果和进展给予了简要综述。主要涉及卫星遥感监测和分析暴雨云团的适宜尺度, 中尺度对流复合体, 东亚梅雨锋暴雨云团的监测和分析, 卫星资料同化和数值模拟及问题与展望等方面的内容。
天气预报的业务技术进展
矫梅燕, 龚建东, 周兵, 赵声蓉
2006, 17(5): 594-601
摘要(3881) HTML全文 (680) PDF 523KB(2102)
摘要:
该文总结回顾了中央气象台近年来的天气预报业务技术进展。天气预报质量的历史演变显示了预报业务水平的提高, 这种业务能力的提高既反映了预报技术的发展, 也带来了天气预报业务的变化。对业务天气预报中各种预报技术应用进展的分析表明:数值预报在天气预报业务能力提高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同时, 基于对不同尺度天气影响系统发展演变过程深入认识的基础上, 天气学的预报方法依然是预报业务中的重要技术方法; 动力诊断预报已成为灾害性天气预报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数值预报产品的解释应用是实现气象要素精细定量预报的技术途径。
新世纪初我国数值天气预报的科技创新研究
薛纪善
2006, 17(5): 602-610
摘要(4818) HTML全文 (248) PDF 262KB(2558)
摘要:
概要介绍最近5年在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国气象数值预报系统科技创新研究”框架内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重点是卫星等遥感资料在变分同化中的应用, 高分辨非静力数值预报模式的发展, 全球资料同化与中期数值天气预报系统的发展, 数值天气预报系统的模块化与并行计算, 数值天气预报新技术的研究等, 并扼要介绍我国新一代数值天气预报系统的业务应用试验。最后, 对我国数值天气预报的进一步发展做了讨论。
闪电探测技术发展和资料应用
张义军, 孟青, 马明, 董万胜, 吕伟涛
2006, 17(5): 611-620
摘要(5292) HTML全文 (807) PDF 672KB(2256)
摘要:
文中综述了闪电探测技术和方法的发展状况, 阐述了闪电监测资料在闪电预警预报、防护以及在灾害性天气监测等方面的应用, 探讨了我国闪电探测站网建设的技术和方法, 以及利用闪电探测资料开展雷电预警预报的方法与途径.闪电探测技术对雷电研究和雷电防护技术的发展非常重要, 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闪电探测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这为雷电监测和预警提供了重要手段, 对减少雷电灾害具有重要作用.
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李集明, 沈文海, 王国复
2006, 17(5): 621-628
摘要(4173) HTML全文 (792) PDF 188KB(2280)
摘要:
气象信息共享平台作为新一代气象信息管理系统, 将极大提升现有的气象信息管理水平和对业务科研的支撑能力。该文首先介绍了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的概念、内涵及其系统框架, 然后从数据资源管理和共享发布两个方面分别介绍了元数据技术、数据网格技术、海量数据存储管理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构建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的关键技术, 最后以两个关联的系统开发实例对我国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发展思路和技术路线进行了探讨。
自动气象站各要素传感器检定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
朱乐坤, 郑丽春
2006, 17(5): 635-642
摘要(2990) HTML全文 (625) PDF 168KB(2124)
摘要:
自动气象站是由各要素的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组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 各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的测量误差将会发生漂移。为确保各要素观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并具有可比性, 定期开展自动气象站的检定和校准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检定将各要素系统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并对检定结果进行不确定度分析, 是考察检定结果可信程度的重要步骤。本文依据自动气象站检定规程及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要求, 并根据检定数据, 进行自动气象站的各要素检定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 对自动气象站检定结果可信度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国家973“中国大气气溶胶及其气候效应的研究”项目获准
王德英
2006, 17(5): 642-642. DOI: 10.11898/1001-7313.20060534
摘要(2128) PDF 67KB(1357)
摘要: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部署,加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求和专家评审结果,科技部批准了2006年的65个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立项。其中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牵头组织的“中国大气气溶胶及其气候效应的研究”项目名列其中,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中心主任张小曳研究员出任该项目首席科学家。
对人工影响天气若干问题的探讨
毛节泰, 郑国光
2006, 17(5): 643-646
摘要(4534) HTML全文 (780) PDF 114KB(1824)
摘要:
自然降水过程一般分为成云和降水形成两个阶段, 人工影响虽然可能在降水形成阶段起某些作用, 但最终决定降水的因子还是使云产生的抬升运动和被抬升气块中的水汽含量。人工增雨作业部位和时机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是否有利于云产生抬升运动。因此, 在加强云宏、微观条件观测的同时, 要特别加强对抬升运动和被抬升气块中水汽含量的观测, 而且相应的云降水数值模拟工作也要考虑能反映降水系统的动力场和水汽场模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