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87年  第2卷  第1期

显示方式:
非绝热加热在南亚高压建立和振荡中所起的作用
李维亮, 缪锦海, 樊云
1987, 2(1): 1-11
摘要:
通过运用在β平面上准地转两层斜压高截断谱模式,在不同的非绝热加热和基本气流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1.南亚高压的建立和振荡是在外热力强迫参数取适当值的时候产生,热力强迫参数太强就可能出现混沌现象。2.当海陆热力差异减弱到某数值时,南亚高压变化就趋向于某一平衡态。3.当外界热力强迫只有经向不均匀,而无纬向不均匀加热时,不能形成南亚高压。
梅雨暴雨系统中的θse暖盖
李毓芳, 鹿晓丹
1987, 2(1): 12-23
摘要:
本文利用一个10层中尺度湿模式,对长江流域的一次梅雨暴雨进行数值模拟。结果如下:1. 梅雨暴雨系统中有θse暖盖存在,并在降水过程中维持加强。它与美国中西部强风暴暴雨系统中的干暖盖不同,是湿暖盖。2.降水多发生在暖盖北侧或东北侧、θse水平梯度大的地区,该地区还处于850—700百帕层的位势不稳定中心和强上升区重叠处附近。3.暖盖的作用除了可抑制其下层(边界层)位势不稳定能量的随时释放外,还起到增强其上层(对流层中低层)位势不稳定度的作用,因而暖盖在暴雨过程中提供了有利于深厚积云对流发生发展的热力环境条件。4.从对热成风涡度方程的讨论可知,暴雨多出现在暖盖上层的位势不稳定中心区和强上升区附近,是由于该处的位势不稳定度及其水平分布不均匀性和上升速度及其水平分布不均匀性的互相耦合,造成热成风不平衡,引起抽气式垂直环流的发生发展,并引起重力惯性波的不稳定之故,所以暖盖还对大气不平衡状态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5.由暖盖的个别变化方程可知,暖盖生成的决定性因子是地转热成风(Vg/p)对水汽的平流和热成风不平衡(v’/ p)引起的θse平流。因此雨区南侧低空偏南湿急流的存在对雨区暖盖的增强极为有利。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数值预报图的检验
牟惟丰, 杨元琴, 宋文英
1987, 2(1): 24-35
摘要:
为了对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数值预报图的优缺点有比较系统的了解,本文用1984年5月到1985年4月的一年北半球预报图资料,对各月平均误差分布情况及其季节变化特点作了统计分析。ECMWF数值预报图在35°—70°N之间的预报效果最好;在75°N 以北的高纬度地区,都是春、夏、秋三季500百帕高度的预报平均明显偏高,500—1000百帕厚度预报平均明显偏暖,其中又以夏季偏暖最显著,春、秋季次之(冬季则变为偏冷),年变化规律性明显;在30°N 以南地区夏秋两季都是500百帕预报明显偏低,厚度明显偏冷,最强偏冷中心位于青藏高原东南坡,冬春季则预报偏低和偏冷的程度减轻,年变化情况似与低纬度云雨量和热带低压活动的年变化大致相对应。青藏高原上空500百帕预报全年基本上都是负偏差,以夏季负偏差最大,春秋季减小,冬季趋于0,各月之间有近于正弦波型式的年变化规律性。把平均误差值与标准差相比较,可以看出低纬度地带(尤其是高原附近)是最需要也是最有利于进行系统性误差订正的地区。
论1982—1983年冬季东亚气候距平的分布及其形成原因
张家诚, 王立
1987, 2(1): 36-42
摘要:
1982—1983年冬季东亚气候距平的主要特征是有三个距平带和热干、冷湿两种距平状态。作者发现,在厄尼诺现象盛行时,副高明显加强,这是15°N 以南出现热干气候的直接原因。我国新疆地区偏暖,华南、西南地区偏冷也同厄尼诺有一定的遥相关关系。15°—30°N 的强大降水正距平则同东亚南支急流加强和南移有密切关系,南支急流加强则是其南侧的副高加强和其北侧青藏高原气温的强大负距平与雪盖扩大的结果。从降水带与高空急流的关系看,该冬季15°—30°N 地带的降水增多是一种季风雨的加强,同夏季梅雨加强的环流特点是相同的。
中国干旱的22年周期与太阳磁活动周
林学椿, 于淑秋
1987, 2(1): 43-50
摘要:
本文根据《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的资料,通过谱分析和时序迭加分析发现:(1)全国普遍存在着22年左右的干旱周期,在30°—40°N 、105°E以东的长江和黄河流域之间表现得较为稳定。(2)太阳磁活动周对22年干旱周期影响很明显,其位相因地有所不同,一般在双周高值年后6—10年出现干旱极大值。(3)五十年一遇的特大干旱,绝大多数出现在双周高值年前后3—4年。
应用自然正交函数表示极区高度场特征的尝试
董敏, 魏凤英, 李小泉
1987, 2(1): 51-59
摘要:
应用自然正交函数,根据12个月多年平均的极区高度场资料求得了一组有明显天气学意义的特征向量。每一个特征向量代表一种高度场的典型分布。将具体某年某月的实际高度场在这组特征向量上的投影定义为极涡系数。每一个极涡系数就表示实际高度场与相应典型场的相似程度。极涡系数与我国长期天气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冬季降水与云水酸度及其化学成分的初步观测分析
游来光, 刘延刚, 李炎辉
1987, 2(1): 60-66
摘要:
分析了乌鲁木齐地区冬季降雪和云水的pH值与化学成分。降雪pH值平均为5.7。云水pH值为4.0左右,与采集云水同时段观测的地面降雪pH值为6.0。气团内部生成的低云云水的离子浓度比系统性降水云高约两个量级。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雪增长的微物理过程和雪粒下降过程中所捕集的大气气溶胶粒子特性可能对降雪雪水酸度有重要影响。
街谷大气扩散试验研究
俎铁林, 王木林, 郭相臣, 房秀梅
1987, 2(1): 67-73
摘要:
为研究机动车辆排出的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规律,在北京做了小风条件下的街谷示踪试验。当楼顶风速u接近或大于1米/秒时,街谷内可形成一稳定的原生涡;u<0.6米/秒时原生涡将消失。对于楼之间空间较小的街谷,背风面和迎风面的示踪剂浓度平均比值可达8。浓度值沿楼层高度无明显变化;由于快车路旁松墙的阻挡和抬升作用,可能造成沿高度方向楼层中段的浓度偏高。在街谷外,除下风方路面上有一按下风距离的负幂指数衰减的浓度分布外,上风方路面上也有一按较大负幂指数衰减的分布。根据上述试验,给出了用以预测街谷中机动车辆排出的惰性气体污染物的扩散模式;模式中,对原生涡和小尺度湍流,做了分别处理。
枝状雪晶碰撞攀附与折裂繁生
陈万奎
1987, 2(1): 74-80
摘要:
用机载粒子测量系统(PMS)对新疆冬季一次系统降雪进行了探测。结果表明:枝状雪晶间碰撞攀附形成雪团,一方面使直径大于3300微米的雪晶数浓度明显增加,另一方面又使直径700—3300微米的雪晶数浓度明显减小,同时引起了枝状雪晶的折裂繁生,使冰晶(18≤D<3400微米)数浓度平均增加35%,雪晶数浓度平均增加10%。
冬小麦主要生育阶段水分指标的生态分析
朱自玺, 牛现增
1987, 2(1): 81-87
摘要:
作物水分指标是进行干旱气候分析的基础,也是农业上合理用水的依据。本文从试验资料出发,对水分-生理生态关系进行了模拟,运用数学方法和最优分割理论确定了冬小麦主要生育阶段适宜的水分指标和干旱指标。在此基础上,就相对蒸散与叶面积系数和土壤湿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用Penman公式加以生态订正,确定出冬小麦耗水量指标。
用海温预测二代粘虫发生区一代成虫迁入期的模式研究
赵圣菊
1987, 2(1): 88-96
摘要:
影响粘虫发生的外界因素很多,因此预测粘虫发生期的因子和方法必然也是多样的。本文中用前期海温作为预报因子,采用逐步回归方法,通过电子计算机建立了二代粘虫发生区一代成虫迁入期预测模式。其方法和结果如下:1.以二代粘虫发生区一代成虫迁入期为预报对象。2.对一代成虫迁入前期的上一年1月至当年5月北太平洋逐月海面水温资料进行了相关分析。各预报量都得到了几十个高相关海区,以此作为预报因子。3.用它们建立的预测模式,都得到比较好的结果。这说明用前期海温直接预报粘虫发生期是可行的。
华中伏旱形成的季风环流系统及前期下垫面热状况的影响
叶愈源
1987, 2(1): 97-105
摘要:
一、前言华中在盛夏是相对少雨干旱的区域,也是我国著名的伏旱区。近年来研究表明:与长期天气过程相联系的降水异常及因此酿成的旱涝现象是我国夏季风活动异常的结果。本文初步讨论形成华中伏旱的夏季风特征及其季风气压系统,以及前期下垫面热状况对伏旱形成的影响。
夏季高温对人体的影响及其机制
王衍文
1987, 2(1)
摘要:
大气环境对人类健康有重要的影响。国外在这方面已有很多研究。大气环境对人体的影响是气象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主要是冷和热两种影响。近几年我国南、北方夏季温度的年际变化很大,1978年长江中、下游和1981、1983年华北北部地区都曾出现高温天气。本文研究夏季高温对人体影响的问题。
微型计算机在我国气象业务中的应用
马恒超, 李松梅
1987, 2(1): 106-112
摘要:
一、前言国家气象局在气象现代化业务建设中十分重视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尤其重视影响大、应用广泛且与各级台站经济条件较适应的微型计算机(以下简称微机)技术的开发应用。据国家气象局有关单位统计,到1985年底,全国气象部门拥有各类微机4357台(包括袖珍机、单板机)。微机在气象业务各个环节上的开发项目达三百多项,其中1985年国家气象局软件管理小组已审批鉴定的有9项,现在有的已投入业务使用,有的尚在进行业务推广试验。1986年又有一批项目列入国家气象科技“短、平、快”项目,一部分已有了成果。
北京国际辐射会议综述
毕尔斯
1987, 2(1)
摘要:
由中国气象学会和美国气象学会共同发起,世界气象组织(WMO)、国际气象学与大气物理学协会(IAMAP)以及中国气象学与大气物理学协会(CCMAP)共同赞助的“北京国际辐射会议”(BIRS)于1986年8月26—3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的名誉主席是叶笃正教授(中方)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学 J·London 教授(美方),执行主席是中国气象学会大气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周秀骥教授和美国犹他大学气象系廖国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