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再论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伸北跳

陶诗言 卫捷

陶诗言, 卫捷. 再论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伸北跳.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17(5): 513-525..
引用本文: 陶诗言, 卫捷. 再论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伸北跳.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17(5): 513-525.
Tao Shiyan, Wei Jie. The westward, northward advance of the subtropical high over the west pacific in summer. J Appl Meteor Sci, 2006, 17(5): 513-525.
Citation: Tao Shiyan, Wei Jie. The westward, northward advance of the subtropical high over the west pacific in summer. J Appl Meteor Sci, 2006, 17(5): 513-525.

再论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伸北跳

资助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2004CB418301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KZCX3-SW-221

中国科学院奥运科技项目 KACX1-02

The Westward, Northward Advance of the Subtropical High over the West Pacific in Summer

  • 摘要: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 选择了1998年、2003年和2005年夏季我国东部雨带位置变化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研究表明:夏季我国东部暴雨带位置的变动, 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跳 (南撤东退) 的调节。当副热带高压西伸北跳 (南撤东退) 时, 暴雨带向北 (向南) 移动。在副热带高压西伸北跳持续时期, 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出现高温酷暑天气。副热带高压西伸北跳是由于欧亚大陆上空存在静止Rossby波列, 波的能量沿着高空副热带急流向东传播到我国沿海海岸 (115°~130°E) 时, 在该地区激发出一个长波脊。这个长波脊的建立, 使得副热带高压和对流层上部的青藏高压都朝长波脊方向伸展, 表现为“相向”而行。而当在沿海海岸上空激发出一个长波槽时, 副热带高压南撤东退而青藏高压退回到高原上空。当夏季沿海海岸上空的长波脊持续维持时, 长江中下游会出现持久的高温酷暑天气。根据夏季天气预报的经验, 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发布的预报对副热带高压的西伸北跳有较好的可预报性。
  • 图  1  1971—2000年7月平均的200 hPa (a), 500 hPa (b), 850 hPa (c) 位势高度 (单位:dagpm) 和200 hPa纬向风 (单位:m·s-1, 阴影区:纬向风≥30 m·s-1) (d) 分布

    图  1  1971—2000年7月平均的200 hPa (a), 500 hPa (b), 850 hPa (c) 位势高度 (单位:dagpm) 和200 hPa纬向风 (单位:m·s-1, 阴影区:纬向风≥30 m·s-1) (d) 分布

    图  2  2005年6—8月 (a) 110°~120°E 200 hPa西风分量经向-时间剖面 (虚线表示气候平均的高空急流中20 m·s-1等风速线位置), (b) 沿110°~120°E平均的整层 (地面至300 hPa) 积分的水汽通量量 (单位:kg·m-1·s-1) 时间-经向剖面 (实线为500 hPa位势高度586 dagpm, 虚线为气候平均的586 dagpm, 区表示OLR距平≤-10 W·m-2); (c) 沿27.5°~32.5°N纬度范围平均的OLR距平≤-15 W·m-2的区域 (实线, 单位:W·m-2) 与500 hPa高度纬向-时间剖面 (阴影区由浅入深表示位势高度大于586和588 dagpm区域, 虚线为气候平均的586 dagpm线)

    图  2  2005年6—8月 (a) 110°~120°E 200 hPa西风分量经向-时间剖面 (虚线表示气候平均的高空急流中20 m·s-1等风速线位置), (b) 沿110°~120°E平均的整层 (地面至300 hPa) 积分的水汽通量量 (单位:kg·m-1·s-1) 时间-经向剖面 (实线为500 hPa位势高度586 dagpm, 虚线为气候平均的586 dagpm, 区表示OLR距平≤-10 W·m-2); (c) 沿27.5°~32.5°N纬度范围平均的OLR距平≤-15 W·m-2的区域 (实线, 单位:W·m-2) 与500 hPa高度纬向-时间剖面 (阴影区由浅入深表示位势高度大于586和588 dagpm区域, 虚线为气候平均的586 dagpm线)

    图  3  1998年6—8月, 说明同图 2

    图  3  1998年6—8月, 说明同图 2

    图  4  2005年7月16—20日天气形势

    (a) 200 hPa位势高度场 (实线, 单位:dagpm) 与风速场 (阴影区, 水平风速≥25 m·s-1), (b) 300 hPa位势高度纬偏场 (等值线, 单位:dagpm) 与波活动量水平分量 (矢量线, 单位:m2·s-1), (c)500 hPa高度场 (实线, 单位:dagpm; 阴影区为正相对涡度区, 单位:10-6s-1), (d)850 hPa高度场 (实线, 单位:dagpm) 与水汽通量场 (矢量线, 单位:10-3g·kg-1m·s-1; 阴影区为地形高度≥1500 m)

    图  4  2005年7月16—20日天气形势

    (a) 200 hPa位势高度场 (实线, 单位:dagpm) 与风速场 (阴影区, 水平风速≥25 m·s-1), (b) 300 hPa位势高度纬偏场 (等值线, 单位:dagpm) 与波活动量水平分量 (矢量线, 单位:m2·s-1), (c)500 hPa高度场 (实线, 单位:dagpm; 阴影区为正相对涡度区, 单位:10-6s-1), (d)850 hPa高度场 (实线, 单位:dagpm) 与水汽通量场 (矢量线, 单位:10-3g·kg-1m·s-1; 阴影区为地形高度≥1500 m)

    图  5  2005年7月15日 (a)、17日 (b) 与19日 (c) 00:00(世界时, 下同)350 K等熵面上IPV分布及15日、17日与19日00:00 350 K等熵面上2 PVU等位涡线演变 (单位:1 PVU=10-6m2·s-1·K·kg-1)(d)

    图  5  2005年7月15日 (a)、17日 (b) 与19日 (c) 00:00(世界时, 下同)350 K等熵面上IPV分布及15日、17日与19日00:00 350 K等熵面上2 PVU等位涡线演变 (单位:1 PVU=10-6m2·s-1·K·kg-1)(d)

    图  6  1998年7月3—7日500 hPa平均等高线分布 (单位:dagpm; 粗实线:586 dagpm线)(a), 7月3日 (b), 5日 (c) 与7日 (d)00:00 350 K等熵面上位涡分布 (单位:1 PVU=10-6m2·s-1·K·kg-1)

    图  6  1998年7月3—7日500 hPa平均等高线分布 (单位:dagpm; 粗实线:586 dagpm线)(a), 7月3日 (b), 5日 (c) 与7日 (d)00:00 350 K等熵面上位涡分布 (单位:1 PVU=10-6m2·s-1·K·kg-1)

    图  7  2005年8月1—5日500 hPa平均等高线分布 (单位:dagpm, 粗实线:586 dagpm线, 粗箭头线表示麦莎台风6—9日的路径) (a), 8月1日 (b), 3日 (c) 与5日 (d)00:00 350 K等熵面上位涡分布 (单位:1 PVU=10-6m2·s-1·K·kg-1)

    图  7  2005年8月1—5日500 hPa平均等高线分布 (单位:dagpm, 粗实线:586 dagpm线, 粗箭头线表示麦莎台风6—9日的路径) (a), 8月1日 (b), 3日 (c) 与5日 (d)00:00 350 K等熵面上位涡分布 (单位:1 PVU=10-6m2·s-1·K·kg-1)

    图  8  2003年6—8月, 说明同图 1

    图  8  2003年6—8月, 说明同图 1

    图  9  2003年7月21—31日平均200 hPa高度场 (实线, 单位:dagpm; 浅色阴影区:水平风速≥25 m·s-1, 深色阴影区水平风速≥35 m·s-1) (a), 500 hPa高度场 (单位:dagpm) (b), 350 K等熵面上位涡分布 (单位:1 PVU=10-6m2·s-1·K·kg-1) (c), 2003年7月10日—8月15日35°~45°N纬度范围平均的200 hPa经向风时间-纬向剖面 (单位:m·s-1; 阴影区:南风区; 实线区:北风区; 虚线:静止Rossby波波列分布) (d)

    图  9  2003年7月21—31日平均200 hPa高度场 (实线, 单位:dagpm; 浅色阴影区:水平风速≥25 m·s-1, 深色阴影区水平风速≥35 m·s-1) (a), 500 hPa高度场 (单位:dagpm) (b), 350 K等熵面上位涡分布 (单位:1 PVU=10-6m2·s-1·K·kg-1) (c), 2003年7月10日—8月15日35°~45°N纬度范围平均的200 hPa经向风时间-纬向剖面 (单位:m·s-1; 阴影区:南风区; 实线区:北风区; 虚线:静止Rossby波波列分布) (d)

    图  10  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 (ECMWF) 对2005年夏季西太平洋副高3次变化提前1周的预报与实况对比 (单位:dagpm) ECMWF 6月26日预报7月1日 (提前120 h) 的500 hPa位势高度场 (a) 和实况 (b), ECMWF 7月11日预报7月18日 (提前168 h) 的500 hPa位势高度场 (c) 和实况 (d), ECMWF 8月8日预报8月13日 (提前120 h) 的500 hPa位势高度场 (e) 和实况 (f)

    图  10  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 (ECMWF) 对2005年夏季西太平洋副高3次变化提前1周的预报与实况对比 (单位:dagpm) ECMWF 6月26日预报7月1日 (提前120 h) 的500 hPa位势高度场 (a) 和实况 (b), ECMWF 7月11日预报7月18日 (提前168 h) 的500 hPa位势高度场 (c) 和实况 (d), ECMWF 8月8日预报8月13日 (提前120 h) 的500 hPa位势高度场 (e) 和实况 (f)

    图  11  东亚夏季风系统中主要成员的概略图

    图  11  东亚夏季风系统中主要成员的概略图

  • [1] 陶诗言.中国夏季副热带天气系统若干问题的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 1963:1-146.
    [2] 陶诗言, 朱福康.夏季亚洲南部100毫巴流型的变化及其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进退的关系.气象学报, 1964, 34 (4):385-390.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QXXB196404000.htm
    [3] 黄仕松, 余志豪.副热带高压结构及其同大气环流有关若干问题的研究.气象学报, 1962, 31(4):339-359.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QXXB1962S1005.htm
    [4] 黄仕松.副热带高压东西向移动及其预报的研究.气象学报, 1963, 33 (3):320-332.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QXXB196303004.htm
    [5] 熊安元. 90年代长江中游异常多雨的气候变化背景分析.应用气象学报, 2001, 12(1):113-117. http://qikan.camscma.cn/jams/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10115&flag=1
    [6] 陶诗言, 张庆云, 张顺利.1998年长江流域洪涝灾害的气候背景和大尺度环流条件.气候与环境研究, 1998, 3(4):290-299.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QHYH804.000.htm
    [7] 张庆云, 王会军, 林朝晖, 等.中国天气气候异常成因研究———2003年.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4:1-170.
    [8] 李双林, 张道民, 纪立人, 等.副高北进过程的个例数值研究. 1999, 大气科学, 23(3):296-307.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QXK199903004.htm
    [9] 曹杰, 黄荣辉, 谢应齐, 等.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演变物理机制的研究.中国科学 (D辑), 2002, 32(8):659-666.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DXK200208005.htm
    [10] 任荣彩, 吴国雄.1998年夏季副热带高压的短期结构特征及形成机制.气象学报, 2003, 61(2):180-195.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QXXB200302003.htm
    [11] Nitta T.Convective activities in the tropic western Pacific and their impact o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summer circulation.J Meteor Soc Japan, 1987, 65:373-390. http://cat.inist.fr/?aModele=afficheN&cpsidt=7475448
    [12] 黄荣辉, 孙风英.热带西太平洋暖池的热状态及其上空的对流活动对东亚夏季异常的影响.大气科学, 1994, 18(2):141-151.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QXK199402001.htm
    [13] 徐海明, 何金海, 周兵.江淮入梅前后大气环流的演变特征和西太平洋副高北跳西伸的可能机制.应用气象学报, 2001, 12(2):150-158. http://qikan.camscma.cn/jams/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10221&flag=1
    [14] Enomoto T, Hoskins B J.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Bonin high in August. Quart J Roy Meteor Soc, 2003, 587:157-178. doi:  10.1256/qj.01.211/abstract;jsessionid=836E771A7418CA53695F82D1636FDAEF.f03t03
    [15] Enomoto Takeshi.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the Bonin High associated with the propagation of Rossby waves along the Asian Jet. J Meteor Soc Japan, 2004, 82(4):1019-1034. doi:  10.2151/jmsj.2004.1019
    [16] 陶诗言, 张庆云, 张顺利.夏季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系统的活动.气象学报, 2001, 59(6):748-758.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QXXB200106010.htm
    [17] 喻世华, 张韧, 杨维武.副热带高压进退机理研究.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1999:1-170.
    [18] Hoskins B J, Ambrizzi T. Rossby wave propagation on a realistic longitudinally varying flow.J Atmos Sci, 1993, 30:1661-1671. doi:  10.1175/1520-0469%281993%29050<1661%3ARWPOAR>2.0.CO%3B2
    [19] Terao T. Barotropic disturbances on intraseasonal time scales observed in the midlatitudes over the Eurasian continent during the northern summer. J Meteor Soc Japan, 1998, 76:419-436. http://cat.inist.fr/?aModele=afficheN&cpsidt=2407675
    [20] Chang Edmund K M, Yu Daniel B.Characteristics of wave packets in the upper troposphere. Part Ⅰ:Northern Hemisphere winter. J Atmos Sci, 1999, 56(11):1708-1728. doi:  10.1175/1520-0469(1999)056<1708:COWPIT>2.0.CO;2
    [21] Chang Edmund K M.Characteristics of wave packets in the upper troposphere. Part Ⅱ:seasonal and hemispheric variations. J Atmos Sci, 1999, 56(11):1729-1747. doi:  10.1175/1520-0469(1999)056<1729:COWPIT>2.0.CO;2
    [22] Krishnan R, Sugi M.Baiu rainfall variability and associated monsoon teleconnections. J Meteor Soc Japan, 2001, 79(3):851-860. doi:  10.2151/jmsj.79.851
    [23] Lu R Y, Oh J H, Kim B J.A teleconnection pattern in upperlevel meridional wind over the North African and Eurasian continent in summer.Tellus, 2002, 54A:44-55. doi:  10.1034/j.1600-0870.2002.00248.x/abstract
    [24] Hovmoller E.The trough and ridge diagram.Tellus, 1949, 1:62-66. http://www.tandfonline.com/toc/zela20/current
    [25]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月气候监测公报.2003.
    [26] 美国NCDC (National Climatic Data Center) 2003年气候报告.http://www.ncdc.noaa.gov/oa/climate/research/2003/ann/ann03.html.
    [27] Tao Shiyan, Chen Longxun.A Review of Recent Research on the East Asia Summer Monsoon in China∥Monsoon Meteorology.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60-92.
  • 加载中
图(22)
计量
  • 摘要浏览量:  6122
  • HTML全文浏览量:  1373
  • PDF下载量:  2687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6-04-10
  • 修回日期:  2006-07-18
  • 刊出日期:  2006-10-0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