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0年  第1卷  第2期

显示方式:
北疆冬季降水的中小尺度结构与人工增水作业潜力和自然条件探讨
刘玉宝, 游来光
1990, 1(2): 113-122
摘要:
本文分析了1984年冬季北疆4次降水过程(11月21日、11月28日、12月1日、12月9日)的雷达观测资料、加密探空和包括1983年几次过程的飞机穿云观测、地面雪强和雪晶微物理观测以及常规观测资料等。结果表明,该区气旋锋面降水过程由频繁有秩的中小尺度降水带构成。依据观测可将它们分为两类:地形降水带和系统降水带。本文还初步研究了降水结构和降水带的生成机制,并进一步探讨了降水带的可播性。从各种降水带微结构特点和地面降水特征得知,该区冬季人工增雪催化对象主要是无高空强引晶作用的锋下层积云和浅对流、波动、爬坡等动力作用产生的降水带。
双CPU并行算法求解Poisson方程零边界值问题试验
陈赣中, 王宗皓
1990, 1(2): 123-134
摘要:
本文是把传统的大气、海洋问题中常用的串行迭代法——Liebmann方法(点迭代)和局地格林函数迭代法(局地点迭代),从算法上变成适合于IBM—4381(P03)双CPU并行执行的并行算法,求解Poisson方程零边界值问题。实例计算试验表明:上述两种方法的并行算法的效率是同一计算问题的串行算法的1.8倍和1.9倍;若把区域扩大,局地格林函数并行迭代效率可达2.8倍,大大超过IBM公司所称P03型机是P01型机的1.7倍的效率;本文还指出IBM-4381(P03)型计算机的两个CPU在执行并行运算时,可以共享数据组。
几种ω诊断模式的比较
赵瑞星, 陶诗言
1990, 1(2): 315-141
摘要:
本文分别讨论了求解ω场的三种模式:多层非线性ω诊断模式(模式A),非绝热ω诊断模式(模式B),中-α尺度ω诊断模式(模式C),并应用于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的诊断,比较了它们的差异。结果表明,在进行中尺度ω诊断中最好使用模式C,也可使用模式A,且由两者分别得到的ω场差异不大。一般不用模式B,由于模式B计算量小,如果精度要求不高也可使用模式B。
人工催化暖云底积雨云的个例数值试验
吴明林, 胡志晋
1990, 1(2): 142-152
摘要:
本文用一维积雨云双参数模式模拟了福建雨季一块发展强度中等、云底较暖的积雨云自然降水过程,发现该云有两段降水;前段为暖云降水,后段有冰相过程参与。对这块云进行的一系列人工催化数值试验表明,一定方式的冷云催化或暖云催化能使后段降水增加,其效果同催化方式有关,最多可达总降水量的24%。文中对人工催化这类积雨云的增雨机制进行了讨论,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次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系统分析
许梓秀, 王鹏云
1990, 1(2): 153-161
摘要:
本文分析了京津冀地区一次大暴雨过程中出现的三类中尺度系统的降水回波特征、结构、移动、传播方式和环境场特征,以及各类中尺度系统形成的热力动力学机制。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活动今年(1990)开始
佳敏
1990, 1(2)
摘要(2938) PDF 59KB(1145)
摘要:
第42届联合国大会已通过一项决议,确定从1990年开始的十年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International Decade for Nature Disaster Reduction 简称 IDNDR)。该项活动的宗旨是:通过国际上的统一活动,从科学技术角度采取措施,以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生命财产的损失,以及避免社会经济的停顿与破坏。中国积极响应联合国的号召,于1989年4月成立了“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委员会一年来做了大量工作:拟定了中国“国际减灾十年”活
夏季黄、渤、日本海高压与华北暴雨的观测事实
晁淑懿
1990, 1(2): 162-168
摘要:
本文利用1966—1987年夏季(6—8月)逐日500hPa环流图,把在30°—50°N、110°—140°E范围内出现的高压过程按其形成的性质分为五类,即西风带高压、高原高压、副热带高压、西风带高压与副热带高压联合和高原高压与副热带高压联合五类高压过程。分析了上述五类高压过程的时间和地理分布的气候特征,并指出盛夏(7—8月)华北地区,尤其是华北东部和东北南部地区出现的暴雨和大暴雨天气过程与这些稳定的高压形势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北半球500hPa 3—5年周期的初步研究
林学椿
1990, 1(2): 169-176
摘要:
本文用带通时间滤波器,对北半球500hPa高度距平(从1951年1月—1986年12月共432个连续月)的每个格点的时间序列进行滤波计算,初步结果如下:1.北半球500 hPa普遍存在3—5年周期,该周期的相对方差都在30%以上。35°N以南相对方差可达50%以上,在太平洋、大西洋、欧亚低纬地区最大相对方差高于70%。2.3—5年周期的水平结构要比Wallace的遥相关型更具有波列结构,通过波列的射线路径可以把能量从低纬度频散到高纬度。3.从分析1982/1983 El Nino年个例可以看到,赤道东太平洋海水异常增暖对大气的影响,除了一般公认的通过PNA型影响北美外,可能还存在另一条路径。
北仑、镇海地区风场的数学模拟计算
蒋燕霞, 黄诗坚
1990, 1(2): 177-184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Mark A.Yocke的三维诊断风场模式,并用以模拟计算北仑、镇海地区的流场。就其所选取的网格距离及其所需要输入的边界条件等而言,模拟的结果与实测值基本一致。
关于光合有效辐射的新实验结果
王炳忠, 税亚欣
1990, 1(2): 185-190
摘要:
通过成都、昆明、广州等地生长季节内对总日射(Q)和光合有效辐射(QPAR)的长期连续自动同步观测发现,以小时累计量为基础的QPAR/Q比值仍比较稳定,季节、云量以及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对其影响不大。这与我们以前在华北平原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并有随纬度降低而略增的趋势。
对流层下部雨滴谱分布
严采蘩, 陈万奎
1990, 1(2): 191-198
摘要:
本文讨论了Г(D)函数n(D)=ADαe-λD一阶、二阶、三阶原点矩与分布参数λ、α的关系。得出由实测雨滴谱算术平均直径D1、均方根直径D2、均立方根直径D3的比值k1=D1/D2、k2=D2/D3求取α的关系,进而可求出Г(D)函数的其它参数A、λ。通过机载二维降水粒子探头(2D-P)获得的空中雨滴谱资料计算表明:由k1、k2求得的参数α1、α2多数是接近的,可以用一个介于α1~α2的值α来近似。本文选取α=2对实测值进行拟合,并和广泛采用的Marshal-Palmer公式(α=0)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α=2拟合不仅相关系数R、相关显著水平K较α=0拟合的对应值有明显提高,而且拟合的特征值,如D1、D2、D3、雨水含量Q、雷达反射率因子Z都更接近于实测值,即用三参数(A、α、λ)来表征雨滴谱比双参数(A、λ)要精确得多。
台风异常北上时期的天气和次天气尺度环境场特征
胡坚, 费亮
1990, 1(2): 199-204
摘要:
本文利用一个空间滤波器、将台风环境场分解为天气和次天气尺度。在此基础上,对两个异常北上的台风路径(8211号台风(Cecil)和8305号台风(Abby))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台风异常北上时期出现在天气尺度环境场发生环流调查过程中,在500 hPa高度场上,台风异常北上时,表现出向着次天气尺度扰动中心传播方向移动的趋势,在天气尺度环境场作用明显减弱时期,这可能是导致台风路径异常的重要因素;同时,在动能场上,台风则表现出向着正值的次天气尺度动能制造区伸展方向移动。
美国天气预报的效果与预报估价
赵宗慈
1990, 1(2): 205-213
摘要:
本文介绍美国天气预报的效果与对预报的估价。根据检验美国国家天气局从1967年到1985年逐日天气预报的效果表明,目前的预报水平明显高于15到20年前的预报水平。特别是客观预报效果明显的提高是值得引起注意的。预报的估价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美国的气象预报正确与否的得失估价及给经济带来获益或损失的经济评价工作。
1988年2—4月冷涌影响南沙海区的特点
周学群
1990, 1(2): 214-216
摘要:
本文是对1988年南沙群岛海区2—4月的船舶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目的是揭示冷涌对南沙海区的影响特点。一、资料及规定本文所用的船舶观测资料是对洋面上定点观测得到的。观测点在北纬9°32′23″,东经112°52′56″,位于开阔洋面,周围无高出水面的障碍物。观测时间为08—20时每三小时一
一种预测高温危害天气的统计模型
王春乙, 潘亚茹
1990, 1(2): 217-221
摘要:
本文使用自然正交分解方法,分析了华北及渭河流域冬麦区冬小麦灌浆乳熟期高温危害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主分量分析倒筛选和调整复相关系数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预测高温危害天气的最佳回归模型。
全球不同地区OLR的季节变化特征
毕慕莹
1990, 1(2): 222-224
摘要:
本文利用1974年6月至1983年8月60°N—60°S全球5°×5°格点的OLR月平均资料,着重探讨了南北半球不同地区OLR的季节变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