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0年  第1卷  第4期

显示方式:
两种在有限区域内进行2-维谱展开的方法
廖洞贤
1990, 1(4): 337-343
摘要:
提出了两种在有限区域内进行2-维谱展开的方法。其中一个适用于直角坐标,一个适用于球面坐标。还对用这两种方法解Helmholtz方程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大地形对行星波空间结构及其移速影响的数值试验
徐祥德
1990, 1(4): 344-351
摘要:
本文采用p-σ混合坐标十二层初始方程模式,研究了青藏高原与东亚实际地形对于行星波空间结构影响效应问题。本文数值试验表明:青藏高原动力效应与大地形结构特征显著相关;大地形因素的影响可以导致行星波在移动过程中其空间结构呈复杂变化,即引起行星波在大地形南北坡的位相差、系统的变速现象及结构的形变等特征。
层状云云滴尺度谱分布及其谱参数计算
严采蘩, 陈万奎
1990, 1(4): 352-359
摘要:
本文对飞机实测的层状云云滴尺度谱用不同谱分布公式进行拟合试验表明:用伽玛分布n(D)=ADαe-λD拟合实测云滴谱较好。并提出用实测云滴谱特征直径比值求取谱分布参数α的方法,求出α后,按lnn(D) –αlnD=lnA–λD线性回归,求出其它谱参数A、λ。此法比矩法更简便、精确。
庐山降水化学垂直分布的初步研究
丁国安, 纪湘明, 房秀梅, 符基萌, 吴凡, 俞香仁, 苏维瀚, 宋文质, 李嶶
1990, 1(4): 360-368
摘要:
庐山大气降水中离子浓度随高度降低而增高,但pH值减小。锋面过境降水与变性高压西南侧降水中各种离子浓度以及山下与山上测点离子浓度比有明显差异,这可能与气流来向和污染源的分布有关。气溶胶对降水中SO4=贡献为91.0%。气流不同来向影响气溶胶浓度。不同天气过程,不同离子的云下冲刷过程是不同的。
乌鲁木齐冬季地面云凝结核观测结果
陈万奎, 严采蘩, 姚瑞平, 王鼎丰
1990, 1(4): 369-376
摘要:
本文分析了1983年11—12月在乌鲁木齐等地用Mee公司云凝结核仪观测的云凝结核资料,讨论了云凝结核数浓度日变化类型、来源,以及过饱和度核谱类型。
第三次中美气候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陈隆勋
1990, 1(4)
摘要(2512) PDF 70KB(1089)
摘要:
第三次中国-美国气候学术研讨会于1990年8月1—4日在上海举行。来自美国6位气候学家和来自国家气象局气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地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京气象学院、北京气象学院和上海市气象局等18位中国气候学家共聚一堂,报告了24篇学术论文。
东亚季风降水的年际变化
缪锦海
1990, 1(4): 377-382
摘要:
通过对东亚夏季风区域30年降水量的分析研究,我们发现东亚夏季风降水年际变化中的主要成份是准二年周期变化,ENSO与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年际变化以及准二年周期有着明显的联系。
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与东亚环流及西北初夏旱的关系
李栋梁, 陈丽萍
1990, 1(4): 383-391
摘要:
利用青藏高原60个站25年地-气温差资料计算的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经EOF进行分解,选用载荷量最大的玉树和日喀则作为代表站,计算了1958—1987年两站地面加热场强度的历年各月平均距平指标,用以代表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本文根据此指标对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自身的演变规律及其与东亚环流、西北初夏旱的关系,从天气气候学的角度作了统计分析,结论可用于西北初夏旱的长期预报。
一次东亚寒潮过程的等熵位涡分析
赵其庚
1990, 1(4): 392-399
摘要:
本文用等熵位涡(IPV)图分析了1983年1月3—8日东亚寒潮过程的动力学特征。在寒潮酝酿阶段,IPV平流过程(特别是东北急流的作用),东北急流与其南面西偏北气流构成的东西向切变线与IPV极大值线相配合,以及西偏北气流沿等熵面的绝热上升冷却,这三者对于对流层中层横槽形成、加强和南下,以及中层冷堆和地面冷高压的加强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认为,用IPV图分析大尺度天气过程的动力学性质比较实用,是一种有很大潜力的分析和预报工具。
气温变化对天津大北乡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对策
郭建平
1990, 1(4): 400-407
摘要:
本文根据系统科学的原理,采用模糊数学、统计学和运筹学等方法分析、预测了气温变化对天津大北乡农业生产的影响情况,并提出了1988年气温增减变化1℃情况下大北乡农、林、牧、渔业结构的最优方案。结果表明,当气温增加1℃时,一年二熟制歉年方案或二年三熟制歉年方案较好;当气温降低1℃时,一年一熟制歉年方案较其它方案为好。
湖南暴雨预报客观自动化业务系统
纪英惠
1990, 1(4): 408-414
摘要:
本文介绍了湖南暴雨预报自动化业务系统,建立了1979—1986年共8年的数据库,用数据库资料对系统进行了逐月测试,测试结果历史拟合率为86%,预报暴雨成功率62%。1987年和1988年6月暴雨预报的准确率为59%。
黄河流域旱涝物理成因模拟与分析
赵宗慈
1990, 1(4): 415-421
摘要:
本文分析了近500年黄河流域旱涝的演变特征,并且利用几个较著名的全球三维环流模式的模拟结果分析了各种物理因子对华北地区旱涝影响的大小,同时利用观测资料亦分析了这些物理因子与黄河流域旱涝的相关。
曲面拟合客观分析方法中的滤波特性
王双一
1990, 1(4): 422-426
摘要:
在一般区域上使用曲面拟合的方法进行客观分析时,所得的客观分析场具有良好的低通滤波效果。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使用曲面拟合的客观分析方法,其滤波结果能够较好地体现出中尺度环流系统与实际天气的对应关系。
一种中尺度滤波方法及其在卫星资料个例分析中的初步应用
韩卫清, 王宗皓
1990, 1(4): 427-433
摘要:
本文提出一种“修正的双傅氏级数”滤波方法,应用卫星资料个例,与Barnes带通滤波法进行了对比试验。初步结果表明:用本文的方法分析得到的中尺度系统,结构更清晰,强度更强。
热带高度场的振荡与厄尔尼诺现象
罗树森, 李凤临
1990, 1(4): 434-442
摘要:
本文使用美国国家气候资料中心1946—1978年月平均海温值和美国世界月气候资料1964—1984年月气压高度值,分析研究热带高度场的长期振荡特征及其与厄尔尼诺的关系,发现南美洲、北美洲、北非洲、太平洋等热带地区的850—30 hPa月气压高度值存在准三年振荡。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后1—3个月,500—30 hPa热带月气压高度距平值从负值变为正值,反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后1—2个月,热带500—30 hPa月气压高度距平值从正值变为负值。全球热带气压高度场变化最敏感的地区是塔希堤站。
南半球500hPa月平均场谱物理量的气候特征
王梅华, 周琴芳
1990, 1(4): 443-448
摘要:
本文利用南半球500hPa多年(1972年5月至1987年12月)逐月高度场资料,在地转近似条件下,计算了500hPa高度场的各谱物理量,包括月平均环流场、纬向动能谱、经向动能谱、扰动角动量输送以及扰动动能向平均动能转换率。分析了它们的气候特征,发现谱物理量前3波的分布基本上决定了其总体分布,优势域的位置和强度随季节的变化较显著。
应用气象学报 第1卷 目录
1990, 1(4)
摘要:
第1期 发刊词论著 赤道印度洋—太平洋海面经向风的年际低频振荡··················……丁一汇吕竞夕高士英(2) 一个六层亚洲有限区域模式及对一次西南涡过程的数值模拟··················……郑庆林’邢久星(12) 地气藕合非定常距平模式的准业务预报试验···……讯··············……陈桂英李小泉林本达(24) 十五世纪以来南方涛动指数与北太平洋海温场的重建·························……宋洁张先恭(34) 对流层臭氧的数值模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