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1年  第2卷  第3期

显示方式:
行星尺度定常波经向波列波射线路径及截获带的季节特征
徐祥德, 朱复成
1991, 2(3): 225-233
摘要:
本文采用平均西风廓线的实际资料,对冬夏季节遥相关经向波列特征进行了研究,本文数值分析表明,由于冬夏平均西风廓线的季节差异,遥相关波列也呈显著的季节特征:波射线的传播、截获范围、波折射率随纬度变化状态、大地形与海洋热源因子引起经向波列共振特征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本文还探讨了大地形、热源因子与遥相关经向波列特征的相关关系。
局地废气排放污染影响的实验模拟
蒋维楣, 马福建, 谢国梁, 潘裕强
1991, 2(3): 234-241
摘要:
本文给出了一项在南京大学NJU环境风洞中实施的实验模拟研究。试验模拟一座位于城市街区的排放塔的废气排放,通过流场测量,放烟显示和示踪气体扩散试验,分析气流分布与污染物浓度分布,得出对局地环境影响的一些结论。文中还以模拟扩散试验资料为实验基础,建立修正的扩散模式,探讨污染物浓度预测的可靠途径。研究结果表明,风洞流体模拟手段是有成效且实用的。
副热带季风环流圈的特征及其与东亚夏季环流的关系
喻世华, 杨维武
1991, 2(3): 242-247
摘要:
本文利用ECMWF的2.5°×2.5°网格资料对1980—1983年夏季节12次西太平洋副高的中期进退过程进行合成分析。通过对合成场的诊断,论证了夏季东亚季风区存在着在大陆雨带中上升,副热带地区下沉的副热带季风环流圈。它是大陆季风雨带凝结加热驱动的上升辐散气流在向南运行过程中与南海ITCZ上空向北运行的上升辐散气流在副热带地区汇合下沉而构成的热力环流圈。这一环流圈的存在在东亚夏季环流中起着重要作用。
东亚夏季风成因的数值试验
孙冬联, 朱抱真
1991, 2(3): 248-255
摘要:
本文应用中科院大气所二室设计的二层球谱模式,并引入OSU二层格点模式的物理过程,模拟了5月东亚夏季风的形成。通过四个试验的分析对比,揭示出:5月东亚季风的越赤道气流并不出现在105°E附近,它位于45°—90°E之间,但分析表明来自南半球的影响并不重要;海陆热力差异对低层西南风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以地形的作用占主要,地形的动力作用在高原东南侧形成一个低压或槽,热力作用又使得它们加强并移近高原,于是形成了季风低压和季风槽。
上海城市湿岛与城区雾
周淑贞, 王行恒
1991, 2(3): 256-263
摘要:
本文根据1984年上海城区11个气象站和郊区10个气象站的观测记录和天气图,分析上海城乡水汽压的差异及其与城区雾的关系,发现在气团雾出现前,上海在20时和02时常出现三种城市湿岛,即凝露湿岛、结霜湿岛和雨天湿岛(含雨中湿岛和雨后湿岛两型)。在辐射雾和平流辐射雾(主要出现在秋冬季节)中还有雾天城市湿岛。以上各类湿岛形成都伴有城市热岛的存在。本文用大量观测事实论证了以上几种城市湿岛的存在及其形成过程,并指出城市湿岛的出现可以作为城市辐射雾、平流辐射雾和平流雾的先兆。
热带气旋客观实时业务定位的试验研究
徐一鸣, 吴天泉
1991, 2(3): 264-270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个热带气旋实时业务定位的客观方法,并将1988年的热带气旋作了独立的试验研究。方法是对接收到的卫星及雷达位置报告进行加工处理,利用西北太平洋气候及持续性路径预报技术(WPCLPR)产生一条可能的移动路径,使用一系列的加权多项式插值而得到一个客观确定的热带气旋新的警报位置。从试验的情况来看,该方法对预报员是一个有效的工具,可用于客观地确定热带气旋的现行位置。
中国气候数值区划的研究
陈志鹏, 朱瑞兆, 尹晓荣
1991, 2(3): 271-279
摘要:
本文利用中国432个气象站的30年整编资料,运用数值方法对中国气候进行了区划,并与以往的中国气候区划进行了对比,发现两者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数值气候区划方法具有客观定量之优点,又因引进了相似度的概念,使得不同气候型之间可以进行定量比较。
经圈环流在大气对SSTA强迫响应中的作用
张虎强, 张先恭, 朱抱真
1991, 2(3): 280-288
摘要:
本文建立了一个包括经向Hadley环流作用的简单半谱模式并从1982年欧洲中心的客观分析资料中得到全球纬向平均场。经一系列数值实验发现,当SSTA处于赤道地区时,由它强迫产生的波动可以同时向南北半球传播。但若考虑经向Hadley环流(υ)的作用,波传播的空间位相和振幅就有比较明显的变化,并更接近于实际大气环流异常情况。当非绝热加热源位于偏离赤道的南北半球时,实验结果表明,如果不考虑Hadley环流,南北半球的非绝热加热很难在另一半球产生强的大气响应;考虑了Hadley环流后,则非绝热加热产生的波动可向另一半球传播。数值实验结果还表明,夏季当非绝热加热源的位置改变时,大气对其改变的响应不明显,而冬季大气对非绝热加热源的纬向位置的响应却非常敏感。
华北地区水文循环特征
刘春蓁
1991, 2(3): 289-293
摘要:
本文利用陆-气系统水量平衡原理,将气候自然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二者结合起来研究了近40年来华北地区丰、枯水期间的水文循环特征。计算结果表明,在五十年代丰水期降雨量大于蒸发量,降水、蒸发、径流三者之间基本上平衡。六十年代以后,降雨量小于蒸发量,且随着降雨量减少和地表水、地下水开采量的增加,P—E的负值不断增加。同时,在枯水期,华北上空水汽流出量大于流入量,大气中所亏损的水汽由地下水埋深下降引起的陆面过量蒸发补偿。
春小麦生长简化模拟模式研究
王石立, 王馥棠, 李友文, 郭友三
1991, 2(3): 294-300
摘要:
本文通过数值模拟试验,构建了描述作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叶面积动态变化以及干物质累积与分配等生长过程与气象条件关系的数学方程。在此基础上初步研制了水分、营养满足条件下的春小麦生长简化模拟模型。检验表明,此简化生长模型的模拟效果良好。
气象卫星资料在长江上游地区强暴雨3—5天预报中的应用
江吉喜, 陈美珍, 方宗义
1991, 2(3): 301-307
摘要:
本文运用GMS云图和由极轨气象卫星处理出的射出长波辐射(OLR)候平均资料,在分析和研究1978—1987年间发生在长江上游地区的全部11次强暴雨过程的基础上,概括出了暴雨出现前后的三种云型演变模型图,两类强暴雨出现和不出现的OLR候平均场。揭示了中低纬度地区天气尺度乃至更大尺度系云系统的相互作用,是引起强暴雨过程的重要条件。文中还运用1989年7月上旬长江上游地区罕见的强暴雨过程,对上述结果作了检验,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我国干旱地区大降水天气过程水汽来源
牟惟丰
1991, 2(3): 308-314
摘要:
干旱地区一般远离海洋,大降水天气过程的水汽供应方式往往有其特色。本文提出了我国干旱地区水汽供应方式的几种主要天气形势类型和特点,讨论了先兆过程的作用,南疆低层东风对降水的作用,中层西南气流对水汽的输送,以及本地区内循环水份的重要性。通过以上一些讨论对我国干旱地区大降水的水汽来源和供应方式给出概括的描述。
一种实用的激光雷达系统
薛庆渝
1991, 2(3): 315-318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台三波长米散射激光雷达系统,并用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研究其性能。计算结果表明此系统可进行大气边界层和平流层探测。文中介绍的数值模拟方法,适用于各种米散射激光雷达性能的研究。
河西走廊黑河流量的气候特征及其预报
李栋梁, 陈丽萍
1991, 2(3): 319-324
摘要:
本文利用黑河流量资料,分析了径流本身的持续性、周期性及年际变化。统计表明,4月径流与前期2月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存在较好的正相关。前期500 hPa高度距平特征可预示未来5月黑河流量。
宁波近海雾预报的研究
秦慰尊, 张家康
1991, 2(3): 325-330
摘要:
本文用日本FSAS地面24小时数值预报输出图,建立了逐日格点最佳相似和各级雾平均气压场相似两种方案,作宁波地区近海24小时雾的分级预报,并对1987年独立样本资料进行试报,1988年投入业务检验。
T42准业务预报系统中的并行计算
皇甫雪官, 张建春
1991, 2(3): 331-335
摘要:
本文描述了国家气象中心T42同化预报准业务系统中模式计算和后处理在M360-AP的双CPU计算机上实现作业级的多任务并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并行计算技术使日常的5天数值天气预报业务作业至少提前60分钟完成,其加速因子为1.23。
世界及一些国家小麦产量波动规律的初步分析
张镡, 周红, 蓝鸿第
1991, 2(3)
摘要(2699) PDF 57KB(1122)
摘要:
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人口的增加及气候异常,使得世界粮食储备量锐减。可以认为,在不太短的时期内,农业产品的供求矛盾难以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在制订农业宏观规划和经济决策时,不能忽视世界农业产品产量的波动及预报这一重要信息。据此我们进行了本项研究。用世界、中、美等小麦主要生产国和地区的小麦单产资料 Y(1949—1986年12个国家,1960—1986年23个国家和地区)做如下处理和计算:①计算小麦单产 Y 的变异系数 C_v;②将小麦单产 Y 作分段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