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 第4卷 第3期
1993, 4(3): 310-319
摘要:
1991年汛期我国旱涝的分布(江淮多雨、华北及江南少雨)与近五百年旱涝等级图EOF展开的第三特征向量一致。通过对旱涝第三特征向量时间系数(1991年旱涝型指数)的分析,发现1991年旱涝型指数具有37年左右的布吕克纳周期,且与南方涛动指数的36.7年周期有关。还发现1991年旱涝型指数与全球温度的相关系数为0.41(P>0.001),与北太平洋海面温度场的相关分布则相似于厄尔尼诺时期海面温度距平场的分布,即在赤道东太平洋为正相关,在西风漂流区为负相关。因此1991年的旱涝分布,可能与旱涝型自身长期变化所处
1991年汛期我国旱涝的分布(江淮多雨、华北及江南少雨)与近五百年旱涝等级图EOF展开的第三特征向量一致。通过对旱涝第三特征向量时间系数(1991年旱涝型指数)的分析,发现1991年旱涝型指数具有37年左右的布吕克纳周期,且与南方涛动指数的36.7年周期有关。还发现1991年旱涝型指数与全球温度的相关系数为0.41(P>0.001),与北太平洋海面温度场的相关分布则相似于厄尔尼诺时期海面温度距平场的分布,即在赤道东太平洋为正相关,在西风漂流区为负相关。因此1991年的旱涝分布,可能与旱涝型自身长期变化所处
1993, 4(3)
摘要:
按照中美第十次大气科学合作协定工作组的决定,由中国气象局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并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主持,于1993年6月1—5日在中国杭州召开了第五次中美季风学术讨论会。到会的有中国科学家28人,美国科学家6人。此外,还邀请了日本科学家2人,香港、新加坡和越南科学家各
按照中美第十次大气科学合作协定工作组的决定,由中国气象局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并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主持,于1993年6月1—5日在中国杭州召开了第五次中美季风学术讨论会。到会的有中国科学家28人,美国科学家6人。此外,还邀请了日本科学家2人,香港、新加坡和越南科学家各
1993, 4(3)
摘要:
国家气象中心新业务系统经过两年业务运行,4月20日已通过国家验收。验收组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国家气象局各职能司等单位的学部委员、专家和领导组成,由温克刚副局长担任组长。孙金元、黄更生和陈善敏同志代表15个单位、25位专家组成的三个
国家气象中心新业务系统经过两年业务运行,4月20日已通过国家验收。验收组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国家气象局各职能司等单位的学部委员、专家和领导组成,由温克刚副局长担任组长。孙金元、黄更生和陈善敏同志代表15个单位、25位专家组成的三个
1993, 4(3)
摘要:
由中国气象学会数值天气预报委员会数值分析与同化组和国家重点科技攻关85-906项目的03课题组(台风、暴雨业务数值预报方法和技术的研究)联合举办的“全国第一次资料同化分析研讨会”于1993年4月13—17日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来自全国气象
由中国气象学会数值天气预报委员会数值分析与同化组和国家重点科技攻关85-906项目的03课题组(台风、暴雨业务数值预报方法和技术的研究)联合举办的“全国第一次资料同化分析研讨会”于1993年4月13—17日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来自全国气象
1993, 4(3): 269-277
摘要:
通过改进的MM4中尺度数值模式,对我国三次典型大暴雨过程的模拟,来探讨暴雨中尺度系统发生与发展的问题。主要结果指出:气旋性涡柱在不稳定暖湿气柱内生成和发展,以及与整个涡柱共存的上升运动的持续加强,对暴雨中尺度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地面热通量,凝结潜热释放对暴雨中尺度系统的发展有决定性的作用;各种不同的物理过程和参数化、青藏高原的构形造成的外强迫影响,以及模式空间分辨率等,对暴雨中尺度系统结构与演变以及降雨量的模拟结果均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改进的MM4中尺度数值模式,对我国三次典型大暴雨过程的模拟,来探讨暴雨中尺度系统发生与发展的问题。主要结果指出:气旋性涡柱在不稳定暖湿气柱内生成和发展,以及与整个涡柱共存的上升运动的持续加强,对暴雨中尺度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地面热通量,凝结潜热释放对暴雨中尺度系统的发展有决定性的作用;各种不同的物理过程和参数化、青藏高原的构形造成的外强迫影响,以及模式空间分辨率等,对暴雨中尺度系统结构与演变以及降雨量的模拟结果均有重要的作用。
1993, 4(3): 278-285
摘要:
本文利用每小时红外增强显示(EIR)和红外(IR)云图,6小时降水量及常规气象资料,对1991年6月12—14日和7月6—7日江淮地区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给出了梅雨锋上中尺度对流云团活动的特征(包括生成源地、生命史、移向移速及对流云团生成的几种形式);讨论了中低纬度云系相互作用对暴雨云团发生、发展的重要性;最后概括出中尺度暴雨云团发生、发展的云模型和概念模型。
本文利用每小时红外增强显示(EIR)和红外(IR)云图,6小时降水量及常规气象资料,对1991年6月12—14日和7月6—7日江淮地区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给出了梅雨锋上中尺度对流云团活动的特征(包括生成源地、生命史、移向移速及对流云团生成的几种形式);讨论了中低纬度云系相互作用对暴雨云团发生、发展的重要性;最后概括出中尺度暴雨云团发生、发展的云模型和概念模型。
1993, 4(3): 286-292
摘要:
根据数字展宽云图和常规资料分析得到,1991年梅雨期江淮地区大—暴雨大多是由中尺度云团产生的。它主要是:低涡暖切云团和冷切(冷锋)云团。它们的大多数是中—β尺度云团,平均维持时间为5—6小时,平均最低云顶温度为–69℃左右。低涡暖切云团产生于低涡中心东侧,低空急流轴的左前方。而冷切云团产生于梅雨锋云系的尾部与西南季风交汇处。另外,分析了云团云顶温度与降水的关系,发现产生≥5 mm/h降水的云团,其中75%的云团云顶温度小于或等于–64℃。
根据数字展宽云图和常规资料分析得到,1991年梅雨期江淮地区大—暴雨大多是由中尺度云团产生的。它主要是:低涡暖切云团和冷切(冷锋)云团。它们的大多数是中—β尺度云团,平均维持时间为5—6小时,平均最低云顶温度为–69℃左右。低涡暖切云团产生于低涡中心东侧,低空急流轴的左前方。而冷切云团产生于梅雨锋云系的尾部与西南季风交汇处。另外,分析了云团云顶温度与降水的关系,发现产生≥5 mm/h降水的云团,其中75%的云团云顶温度小于或等于–64℃。
1993, 4(3): 293-300
摘要:
通过对GMS静止卫星的红外数据处理,获得了1991年夏季江淮梅雨期暴雨大范围的平均云分布。对1991年6月6次江淮暴雨过程逐时和3小时的GMS红外云图动画和照片的分析,得到了该地区梅雨期暴雨的三种中低纬云系相互作用的云型演变模型图,并利用由卫星气象中心处理的NOAA卫星的TOVS水汽反演资料,结合低层的θse和急流分析,给出了1991年6月江淮暴雨的水汽输送的一些特征。
通过对GMS静止卫星的红外数据处理,获得了1991年夏季江淮梅雨期暴雨大范围的平均云分布。对1991年6月6次江淮暴雨过程逐时和3小时的GMS红外云图动画和照片的分析,得到了该地区梅雨期暴雨的三种中低纬云系相互作用的云型演变模型图,并利用由卫星气象中心处理的NOAA卫星的TOVS水汽反演资料,结合低层的θse和急流分析,给出了1991年6月江淮暴雨的水汽输送的一些特征。
1993, 4(3): 301-309
摘要:
该文利用美国NOAA卫星1991年(及1980和1985年)雨季候平均OLR资料及常规天气观测资料,对1991年江淮洪涝梅雨的OLR场特征进行分析。分析了1991梅雨期的OLR及其距平场以及季内变化(ISV)的经、纬向传播特征;揭示了ITCZ与副热带高压的变化与梅雨的关系以及青藏高原OLR的异常与梅雨的关系;指出西太平洋ITCZ的提前出现以及青藏高原冬季OLR的正距平(积雪少)是1991年洪涝梅雨提前发生的先兆。最后分析了1991年梅雨活跃期与中断期的OLR分布特征,并与印度季风雨相比较,发现两者开始日期
该文利用美国NOAA卫星1991年(及1980和1985年)雨季候平均OLR资料及常规天气观测资料,对1991年江淮洪涝梅雨的OLR场特征进行分析。分析了1991梅雨期的OLR及其距平场以及季内变化(ISV)的经、纬向传播特征;揭示了ITCZ与副热带高压的变化与梅雨的关系以及青藏高原OLR的异常与梅雨的关系;指出西太平洋ITCZ的提前出现以及青藏高原冬季OLR的正距平(积雪少)是1991年洪涝梅雨提前发生的先兆。最后分析了1991年梅雨活跃期与中断期的OLR分布特征,并与印度季风雨相比较,发现两者开始日期
1993, 4(3): 320-326
摘要:
利用主成份分析和非整数波功率谱分析研究了1991年初夏亚洲季风区逐日500 hPa环流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主成份分析得到的前5个特征向量的空间分布与各个季风系统的活动有关,其时间系数存在显著的12—22天准周期振荡和28—31,43—65天的低频振荡周期,它们与长江下游暴雨形成有密切联系。当第一主成份从谷点上升且第二主成份稳定地增大(减小)时,长江下游出现持续暴雨。亚洲副热带海洋加热异常和海陆热力差异产生的不均匀加热分布激发的各种低频波及其相互作用导致向热带外能量频散的异常,是引起长江下游持续暴雨的
利用主成份分析和非整数波功率谱分析研究了1991年初夏亚洲季风区逐日500 hPa环流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主成份分析得到的前5个特征向量的空间分布与各个季风系统的活动有关,其时间系数存在显著的12—22天准周期振荡和28—31,43—65天的低频振荡周期,它们与长江下游暴雨形成有密切联系。当第一主成份从谷点上升且第二主成份稳定地增大(减小)时,长江下游出现持续暴雨。亚洲副热带海洋加热异常和海陆热力差异产生的不均匀加热分布激发的各种低频波及其相互作用导致向热带外能量频散的异常,是引起长江下游持续暴雨的
1993, 4(3): 327-332
摘要:
该文分析了1991年7月中国江淮暴雨洪水期间赤道太平洋沃克环流及沿115°E哈得莱环流的逐日演变特征。结果发现在暴雨时期赤道东风减弱,西风加强,反哈得莱环流(即季风环流)在中国东部上空加强。在暴雨期间,高低空散度风场的分析指出,在低空出现明显的散度风越赤道气流,而在对流层上部出现散度风的流出。
该文分析了1991年7月中国江淮暴雨洪水期间赤道太平洋沃克环流及沿115°E哈得莱环流的逐日演变特征。结果发现在暴雨时期赤道东风减弱,西风加强,反哈得莱环流(即季风环流)在中国东部上空加强。在暴雨期间,高低空散度风场的分析指出,在低空出现明显的散度风越赤道气流,而在对流层上部出现散度风的流出。
1993, 4(3): 333-340
摘要:
利用Threat Score方法,对1991年6月12—15日,6月29日—7月12日江淮持续暴雨的定量预报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对于大雨和暴雨预报,目前主观预报优于客观预报。数值预报在降雨定量预报的某些方面有了一定突破。
利用Threat Score方法,对1991年6月12—15日,6月29日—7月12日江淮持续暴雨的定量预报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对于大雨和暴雨预报,目前主观预报优于客观预报。数值预报在降雨定量预报的某些方面有了一定突破。
1993, 4(3): 341-348
摘要:
使用统计插值方案,对1990年11月7—9日和1991年7月27—29日两次暴雨过程,形成几种不同资料源和水平分辨率的客观分析初值。通过三重网格预报模式嵌套计算,探讨初值给于我国东部地区48小时暴雨数值预报的影响。
使用统计插值方案,对1990年11月7—9日和1991年7月27—29日两次暴雨过程,形成几种不同资料源和水平分辨率的客观分析初值。通过三重网格预报模式嵌套计算,探讨初值给于我国东部地区48小时暴雨数值预报的影响。
1993, 4(3): 349-355
摘要:
本文分析了1990年京津冀地区三次暴雨过程,结果发现:(1)三次暴雨是属于相伴有冷锋的高空槽影响的暴雨;(2)暴雨开始前约10小时雨区的西南方存在湿有效能量高能舌,高能舌的西方和北方有能量和水汽的积聚;(3)对流层低层的锋生和地形对气流的抬升作用是触发暴雨开始的直接原因。
本文分析了1990年京津冀地区三次暴雨过程,结果发现:(1)三次暴雨是属于相伴有冷锋的高空槽影响的暴雨;(2)暴雨开始前约10小时雨区的西南方存在湿有效能量高能舌,高能舌的西方和北方有能量和水汽的积聚;(3)对流层低层的锋生和地形对气流的抬升作用是触发暴雨开始的直接原因。
1993, 4(3): 356-361
摘要:
利用一个有较高水平分辨率的有较完整物理过程的五层谱模式(T42L5),研究了青藏高原对形成长江以南的“倒春寒”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春季,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有利于北来冷空气沿其东侧南下,又有利于其东南侧的南支低槽的形成和维持,而高原东侧的背风坡作用利于南支槽的加深及东移而影响长江以南地区,使之易于出现并维持低温过程,并有倒春寒天气过程发生。
利用一个有较高水平分辨率的有较完整物理过程的五层谱模式(T42L5),研究了青藏高原对形成长江以南的“倒春寒”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春季,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有利于北来冷空气沿其东侧南下,又有利于其东南侧的南支低槽的形成和维持,而高原东侧的背风坡作用利于南支槽的加深及东移而影响长江以南地区,使之易于出现并维持低温过程,并有倒春寒天气过程发生。
1993, 4(3): 362-369
摘要:
文章介绍了用增强显示红外云图确定热带气旋强度的方法。利用1983—1988年GMS增强显示云图资料,对中央气象台使用的《用地球同步气象卫星红外云图估计热带气旋强度》的方法中的云特征指数进行了修改与调整,增加了眼区的温度、中心强对流云区和螺旋云带的云顶温度等新的云特征因子。经统计、拟合,得到云特征指数与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速、最低海平面气压的对应关系,给出了计算热带气旋强度的人-机交互方法流程,此方法对各种强度的热带气旋都能客观地计算其强度,使用简便,且精度满足业务应用要求。
文章介绍了用增强显示红外云图确定热带气旋强度的方法。利用1983—1988年GMS增强显示云图资料,对中央气象台使用的《用地球同步气象卫星红外云图估计热带气旋强度》的方法中的云特征指数进行了修改与调整,增加了眼区的温度、中心强对流云区和螺旋云带的云顶温度等新的云特征因子。经统计、拟合,得到云特征指数与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速、最低海平面气压的对应关系,给出了计算热带气旋强度的人-机交互方法流程,此方法对各种强度的热带气旋都能客观地计算其强度,使用简便,且精度满足业务应用要求。
1993, 4(3): 370-378
摘要:
讨论了1990年4月25日北京地区出现的一次强尘暴过程的气溶胶特征,探讨了尘暴的来源,从对形成尘暴的气象背景以及尘暴气溶胶中元素资料和稀土元素分布模式的分析,认为该次尘暴气溶胶主要是由形成大风地区及其途经地区的尘土微粒混合组成的。
讨论了1990年4月25日北京地区出现的一次强尘暴过程的气溶胶特征,探讨了尘暴的来源,从对形成尘暴的气象背景以及尘暴气溶胶中元素资料和稀土元素分布模式的分析,认为该次尘暴气溶胶主要是由形成大风地区及其途经地区的尘土微粒混合组成的。
1993, 4(3): 379-384
摘要:
该文对道光三年(1823年)长江下游与华北的严重洪水概况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作了初步探讨,并对这次洪水发生的原因及灾害形成的机制也作了分析,认为了解这次洪水及其产生的影响对于我国减灾战略的制订有重要参考价值。
该文对道光三年(1823年)长江下游与华北的严重洪水概况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作了初步探讨,并对这次洪水发生的原因及灾害形成的机制也作了分析,认为了解这次洪水及其产生的影响对于我国减灾战略的制订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