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9年  第10卷  第2期

显示方式:
江南南部—华南北部前汛期严重旱涝诊断分析
高波, 陈乾金, 任殿东
1999, 10(2): 219-226
摘要:
利用江南南部—华南北部区域18个站45年(1951~1995年)4~6月降水资料计算了Z指数,确定出该区域严重涝年(1954、1962、1968、1973、1975年)和严重旱年(1958、1963、1967、1985、1991年)。分析了严重旱涝的频数分布和空间分布的特征,以及印度洋和太平洋整个赤道地区的SSTA、OLR距平场的分布。结果表明旱涝年SSTA、OLR距平场均有明显的差异。
MM5在国家气象中心CRAY-C92的实时预报试验尝试
崔波, 王建捷, 郭肖容
1999, 10(2): 129-140
摘要:
该文利用国家气象中心CRAY-C92计算机上初步建成的一个可与实时资料连接的MM5中尺度预报试验系统,探讨在目前国家气象中心计算机资源和可获取的实时资料条件下,进行实时预报服务的可行性及可能达到的精度,采用30 km水平分辨率的模式,在1996年夏季北方汛期进行了一个半月的实时预报试验,在1997年6~7月间“庆香港回归”天气服务过程中作了实时预报服务。预报及检验结果表明:MM5模式在强降水预报方面比业务模式HLAFS有较明显的改进,能预报出某些中尺度降水的细化特征,对暴雨和大暴雨区预报有较好的参考价值;该模式可以作为城市预报的补充工具;就目前计算机和资料条件,比6 h时段更短的高频城市降水模式预报尚很难得到满意效果。
近百年上海气候变暖过程的再认识——平均温度与最低、最高温度的对比
江志红, 丁裕国
1999, 10(2): 151-159
摘要:
该文就近113年(1880~1992年)上海逐月平均最低、最高和平均气温3个序列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诊断分析。结果发现: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近百年虽都呈显著上升趋势,但前者比后者更为持续稳定,其增温率更高于后者。这一特点表明,最低气温对于监测温度效应加剧可能更为敏感;最高气温自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却出现了明显的趋势转折。近百年上海气候变暖主要表现为三次突然增暖,其中10年代的增暖仅限于白天,30年代则以白天增暖较多,80年代以来则主要发生于夜间。这些事实将有助于进一步对上海及中国区域或全球变暖的再认识。
华北两类灾害性云团的对比研究
江吉喜
1999, 10(2): 199-206
摘要:
运用卫星云图、常规资料以及数值预报分析产品,分析了1998年夏季华北地区出现的强灾害性雷暴云团和暴雨云团。结果指出:它们的形成、发展条件及移动方式,均有着显著的不同特征;卫星云图与其它资料结合,是监测和预报这两类云团的有效途径。
北京1980~1994年降雪的天气气候分析
仪清菊, 刘延英, 许晨海
1999, 10(2): 249-254
摘要:
该文利用15年资料,分析了北京降雪的天气气候特点。主要结果是:降雪年际变率大;11月、2月和3月雪量大;降雪的环流型主要有低槽(涡)型和中亚低槽东亚高后型两类;充沛的水汽和能量是北京降雪的必要条件。
再论全球变网格多层原始方程差分模式的设计
廖洞贤
1999, 10(2): 141-150
摘要:
在修正的MM4和一个有限域变网格差分模式的基础上,设计了全球变网格多层原始方程差分模式。可以证明:设计的模式具有质量、能量守恒等整体性质,并具有正确的动、位能转换关系。为了克服高纬地区经线辐合带来的时间步长须取得很小的问题,给出了不进行滤波处理并仍能保持整体性质的解决办法。
中国西部大气清洁地区黑碳气溶胶的观测研究
汤洁, 温玉璞, 周凌晞, 祁栋林, 郑明
1999, 10(2): 160-170
摘要:
黑碳气溶胶是大气气溶胶中的重要成分,对可见光和红外光都具有强烈吸收作用,对气溶胶的局地及全球的气候效应有重要的贡献。本文给出了1994年7月到1995年底在瓦里关本底台进行的黑碳气溶胶观测结果,结合气象观测资料以及在我国东部地区的部分观测结果对该地区大气中的黑碳气溶胶浓度及其变化特点进行了讨论分析。瓦里关山地区的大气黑碳气溶胶月平均浓度为130~300 ng/m3,大大低于我国东部地区;该地区大气中黑碳气溶胶浓度的变化明显地与来自工业及人口集中地区的污染气团的影响有关,不同风向时的黑碳气溶胶浓度水平有明显的差异;由最大出现频数统计分析得出该地区大气黑碳气溶胶的本底浓度范围为50~120 ng/m3;冬季该地区大气黑碳气溶胶的平均浓度和本底浓度都较低,而春季较高。
热带环流强度变化与我国夏季降水异常的关系
何敏
1999, 10(2): 171-180
摘要:
该文用850 hPa和200 hPa纬向风距平差定义南海热带季风、沃克环流及热带环流强度指数,并讨论它们的天气气候学意义。指出由南海热带季风指数和沃克环流指数之差表征的热带环流强度指数与我国夏季降水,尤其是与长江流域降水有密切的关系;通过热带环流强度指数与冬、春、夏季500 hPa高度场、SLP、SST、OLR的相关分析,揭示用热带环流强度指数表征的热带环流异常影响我国夏季降水的可能途径。热带环流强度指数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其与前期环境场的相关关系,对夏季雨带位置的预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近百年中国降水的测站资料和格点化资料对比
贾朋群
1999, 10(2): 181-189
摘要:
将Hulme的全球陆地格点化降水资料在中国陆地区域内同测站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格点化资料能较好地描述降水场的大尺度特征,40多个格点值序列代表了全国近200个测站记录,并具有较高的时空覆盖率。当仅对中国区域内的降水进行分析时,为使资料的代表性更好,需对位于国界附近和沿海地区格点的序列值进行必要的修正。
一次冷涡过程降水的微物理机制分析
陈文选, 王俊, 刘文
1999, 10(2): 190-198
摘要:
该文分析了一次冷涡天气过程中云微物理量的分布特征、降水粒子的增长机制及云下雨滴的蒸发效应。主要结果为:云系由低层暖性Sc云和冷性主体As云组成。As云底高2 km,云顶高大于5 km,云中存在比较大的过冷水区,–11.2 ℃时的过冷水含量0.21 g·m-3,但过冷水的含量分布极不均匀,大于0.05 g·m-3的过冷水区连续分布的宽度87%小于2.4 km,不利于云中冰晶的连续凇附增长;同时云下雨滴的蒸发效应大,直径小于1.0 mm的雨滴难以落到地面,因此本次过程只产生弱的降水。
能见度的观测及其仪器
曾书儿, 王改利
1999, 10(2): 207-212
摘要:
该文介绍了目前世界上普遍应用的几种能见度仪的工作原理,比较了其优缺点,阐述了我国与其他国家在此方面的差距,并对今后我国能见度观测工作提出建议。
华东地区热带气旋汛频数异常时的环流分析
吴达铭, 雷小途
1999, 10(2): 213-218
摘要:
该文是为应用统计释用预报方法对影响华东地区的热带气旋(ATC)汛频数预报所做的前期研究工作。研究发现:(1)影响华东地区的热带气旋汛频数的局地性异常变化是汛平均环流半球性调整的结果;(2)汛平均环流中的大气长波既反映了月平均环流的特征又和汛频数的变化存在着较好的关系,特别在异常年,其天气系统和相关地区也比较稳定;(3) 利用影响华东地区的热带气旋汛频数和环流变化的关系建立了汛频数的统计预报方程。在短期气候数值形势预报准确的基础上,应用统计释用预报方法所得的准确率为70%左右,若能预报出汛平均环流的异常变化,则可确定ATC汛频数的特多年或特少年。
辽东湾地区大气扩散因子的应用研究
杨洪斌, 刘万军, 马雁军, 赵国珍
1999, 10(2): 227-231
摘要:
利用离海岸约800 m的气象铁塔上获得的数据,对辽东湾地区大气扩散因子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核设施正常运行期间,主要以高架排放方式为主。当风速较大时,烟羽抬升高度低于30 m。
用遥感资料估算深层土壤水分的方法和模型
陈怀亮, 冯定原, 邹春辉, 关文雅
1999, 10(2): 231-237
摘要:
该文以热惯量法为基础,在EPPL7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考虑土壤质地的影响,探讨了利用NOAA/AVHRR遥感资料估算深层土壤水分的方法和模型。结果表明:表层土壤水分与深层土壤水分之间有较好的非线性关系,可以用遥感得到的表层土壤水分去估算深层土壤水分,且效果优于直接分层建立统计模型。
低温对玉米幼苗生理反应的影响
高素华, 郭建平, 张国民, 王连敏, 王立志
1999, 10(2): 238-242
摘要:
将玉米晚熟品种吉单159三叶期幼苗进行6 ℃、10 ℃低温处理3天、6天,发现幼苗脯氨酸含量明显增加,电导率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减少,叶绿素SPAD值减少,光合速率下降。
应用NOAA/AVHRR资料监测水稻长势的研究
石宇虹, 朴瀛, 张菁, 李国春
1999, 10(2): 243-248
摘要:
该文利用1992~1996年NOAA/AVHRR资料,结合实测的地面农作物生长发育农学参数,系统地分析了沈阳市水稻移栽至收获整个本田期间遥感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变化规律,进而达到对沈阳市水稻长势遥感动态监测的目的。
非随机化人工增雨试验效果的统计模拟研究
曾光平
1999, 10(2): 255-256
摘要:
人工增雨抗旱救灾、水库蓄水发电外场作业均采用非随机化作业方案.非随机化试验通常有序列试验、区域对比试验和历史回归试验以及本文提出的多因子分层回归试验.由于自然降水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存在巨大差异,使得这些方法难以客观定量评价人工影响的效果.本文采用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