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0年  第11卷  第1期

显示方式:
大气平流扩散的箱格预报模型与污染潜势指数预报
徐大海, 朱蓉
2000, 11(1): 1-12
摘要(4033) HTML全文 (801) PDF 868KB(2508)
摘要:
该文在对平流扩散方程积分的基础上, 建立了对初始浓度有记忆力, 并对非相邻地区的浓度有感受力的箱格预报模式, 该模式的框架可用于各种时、空间尺度或多尺度的空气污染预测、预报.文中还定义了物理意义明确的空气污染潜势指数PPI以反映大气通风扩散稀释和干、湿沉降清除大气污染物的总能力, 结合天气预报模式和箱格预报模式则可进行空气污染潜势预报.给出了对源强和浓度监测要求灵活的空气污染指数PSI的预报公式和方法.在仅使用常规浓度监测资料的条件下, 检验了该文的基本方法, 其结果看来是可接受的.
包络地形和重力波拖曳对气候模拟效果的影响
钱永甫
2000, 11(1): 13-20
摘要(3257) HTML全文 (536) PDF 313KB(2035)
摘要:
该文用Nju-PσM的数值试验, 研究了包络地形和地形重力波拖曳作用对7月气候模拟效果的影响.通过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发现包络地形和重力波拖曳作用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模式的模拟性能, 使模拟结果更符合气候实况.
下期要目
2000, 11(1)
摘要(2304) PDF 94KB(1208)
摘要:
·ElNino和LaNina冬季增强型和减弱型及其对中国夏季旱涝的影响·黄海气旋数值模拟的可视化·利用随机天气模式及多种插值方法生成逐日天气变化情景的研究·华北地区冬小麦光合作用的光响应曲线的特征参数·甘肃省雨养农业区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的研究·拉萨地区1998年夏季臭氧总量及垂直廓线的观测研究下期要目
多普勒雷达风场反演VAP方法的资料预处理
白洁, 陶祖钰
2000, 11(1): 21-26
摘要(3417) HTML全文 (674) PDF 167KB(1760)
摘要:
在分析了三类单多普勒雷达反演风场方法的基础上, 认为VAP方法是近期内可望在业务中应用的方法, 并指出VAP方法的关键是能否将原始资料中的中-U及以上尺度的风场信息过滤出来, 以消除中-V尺度以下风场信息对反演结果的影响.为此提出了二维区域滑动低通滤波方法对资料进行预处理.此外还对VAP方法的风速计算公式进行了改进以减小计算误差.
我国40年年平均风速的均一性检验
刘小宁
2000, 11(1): 27-34
摘要(4331) HTML全文 (644) PDF 152KB(3125)
摘要:
采用1951~1990年我国690个站年平均风速资料, 进行均一性检验.结果表明SNHT方法适用于风速的均一性检验.我国年平均风速质量基本可靠.仪器变化是引起非均一的主要原因.
第11届全国热带气旋科学讨论会在苏州召开
2000, 11(1)
摘要(2274) PDF 79KB(1211)
摘要:
二十世纪最后一次全国台风会议——第11届全国热带气旋科学讨论会于1999年12月15~18日在江苏省苏州市隆重召开.这次世纪末的盛会是由中国气象学会第24届天气与极地气象委员会主办,热带气象学委员会和海洋气象学委员会协办,江苏省气象局和苏州市气象局承办.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各省市气象系统、军事气象部门及大专院校的科学家达一百余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大会还特邀了从事台风科研和预报数十年并作出了重要贡献的22位资深科学家参加会议.大会收到论文一百余篇,综合报告8篇,会上报告七十余篇,其余由大字报形式…
水汽场初值调整及其对华南降水预报贡献的研究
常越, 薛纪善, 何金海
2000, 11(1): 35-46
摘要(2850) HTML全文 (715) PDF 242KB(1349)
摘要:
该文利用GMS多通道气象卫星资料推导得到的降水资料估算出的加热率, 作为非绝热的非线性正规模初始化过程中的非绝热强迫项, 进行风压场的初值调整, 再采用一个与模式中的对流参数化方案相反的逆运算方案, 进行水汽场的初值调整.以保证初始时刻按模式的物理参数化方案计算得到的加热率与由卫星推导的加热率一致. 这一方法在非绝热的非线性正规模初值化的框架中, 使初始时刻的水汽场得到调整.既实现了传统的初始化目标, 又提高了模式对降水的短时预报效果.对华南的两个个例的试验结果表明该文的方法是有效的.
南方丘陵地区水稻种植面积遥感信息提取的试验
赖格英, 杨星卫
2000, 11(1): 47-54
摘要(3398) HTML全文 (667) PDF 558KB(2237)
摘要:
以浙江省为试验区, 针对水稻种植面积遥感信息提取的业务化运行问题, 进行了以下试验:(1) 以传统的单象元统计分类识别方法为分类器, 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 提取丘陵地区大范围水稻种植面积信息的可行性; (2) 在遥感资料的基础上, 结合地形数据综合提取水稻种植面积专题信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 混合象元分解方法在丘陵地区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 用最大似然法提取大范围水稻种植面积信息的精度可满足业务化运行的要求; 模糊监督分类有较高的分类精度和较好的稳定性, 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坡度数据作为遥感影像分类的辅助数据层, 可以有效地提高丘陵地区水稻种植面积信息的提取精度, 还可以提高分类的稳定性和空间位置精度.
Meteosat-5卫星HRI资料接收处理系统研制
徐建平, 杨军, 杨国弘, 岳江水, 魏彩英, 贾树波, 龙向荣
2000, 11(1): 55-61
摘要(3363) HTML全文 (268) PDF 356KB(1328)
摘要:
为了接收定位于63°E的Meteosat-5卫星HRI高分辨资料, 研制了HRI接收处理系统并投入业务运行, 接收的资料通过9210 VSAT卫星通信网向用户广播.本文介绍了系统组成、研制内容和实验结果.
地表参数对T106模式预报的影响
李月安, 皇甫雪官
2000, 11(1): 62-70
摘要(2913) HTML全文 (517) PDF 225KB(1371)
摘要:
利用ISLSCP的土壤湿度、植被和NOAA的实时雪盖、海温资料, 通过改变T106模式的地表参数及改进地表通量计算方法, 探讨了地表参数对T106谱模式预报效果的影响.试验表明, 地表参数及地面过程对T106模式的预报结果有较大影响, 试验方案改进了模式的预报效果, 尤其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预报, 如对副高特征值588 dagpm线北界和西伸脊点、面积指数和强度指数以及副高整体进退预报都比业务模式更接近实况.
农林复合系统生态边界层特性的三维数值模拟
李训强, 王汉杰
2000, 11(1): 71-79
摘要(3848) HTML全文 (539) PDF 215KB(1600)
摘要:
该文介绍了一个包含地形起伏和地面植被效应的三维生态边界层模式,与经典的边界层气象学模式相比,模式更加细腻地考虑了与农林作物生长过程有关的热力、动力学作用,诸如植被冠层引起的辐射减弱,叶面气孔引起的水汽蒸腾,以及不同土壤质地引起的热量传输等。模式较成功地模拟了我国黄淮海平原中心区大面积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边界层结构及其热力、动力学特性,模式的输出结果与野外的低空探测实验作了比较,其一致性是令人满意的。
自旋稳定静止气象卫星扫描辐射计水汽通道外定标方法研究
王萍, 邱康睦
2000, 11(1): 80-87
摘要(3858) HTML全文 (568) PDF 171KB(1453)
摘要:
该文利用探空资料, 用辐射传输模式LOWTRAN 7, 计算了卫星的入瞳辐射率, 确定了FY-2和GMS-5卫星多通道扫描辐射计水汽通道定标系数.由于星蚀期间星上温度变化迅速, 星蚀期间的外定标考虑了星上黑体定标, 并用实际观测值和探空资料做了检验。通过近半年的运行, 这种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夏季长江中下游冷热、旱涝和东部近海台风活动及其与ENSO关系的研究
陈乾金, 赵振国, 王丽华
2000, 11(1): 88-94
摘要(3369) HTML全文 (461) PDF 164KB(1076)
摘要:
利用1951~1995年气温、降水和台风年鉴等资料, 在划分长江中下游冷、热夏年标准的基础上, 分别统计分析了我国近海台风活动异常和季风雨型特征及其与ENSO的关系.指出, 冷夏年和热夏年我国东部近海台风活动差异显著; 与之相对应的季风雨型同样十分悬殊; 同时赤道太平洋海温SSTA场的配置亦迥然不同.最后给出了遥响应过程图像的物理概念模型.
南海西南季风多时间尺度变化及其与海温的相互作用
梁建茵, 吴尚森
2000, 11(1): 95-104
摘要(3038) HTML全文 (673) PDF 641KB(2839)
摘要: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OLR、SST观测数据, 研究了南海地区西南季风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 对比分析了强弱西南季风年大气环流的差异. 南海西南季风的强弱变化与海表面温度 (SST) 之间存在显著的相互作用, 年际或以上时间层次变化主要表现为南海西南季风强弱与东太平洋海温、南海-阿拉伯海海温存在显著负相关.对月季时间层次, 东太平洋海温变化对西南季风强度变化的影响仍起重要作用, 南海-阿拉伯海海温与西南季风之间相互作用不但表现为西南季风对海温的作用 (西南季风强 (弱) 导致后期海温降低 (升高)), 同时海温变化对西南季风也起相当重要的作用, 前期海温正 (负) 距平有利于西南季风增强 (减弱).
对流层大气运动的Lagrange方法及应用
成新喜, 陆汉城, 周祖刚, 范红军
2000, 11(1): 105-114
摘要(3260) HTML全文 (583) PDF 227KB(1144)
摘要:
该文对对流层中轨迹法的应用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对流层中等熵面上轨迹法应用效果最好, 同时通过对物质线轨迹积分的改进, 即在积分过程中不断加入新的点以保持物质线上点的密度, 使轨迹法能够利用现有的资料分辨率, 更细致的描述大气环流的演变.利用轨迹法分析了1991年江淮梅雨期7月1~7日过程的水汽输送, 表明此次过程江淮地区的水汽输送主要来源于孟加拉湾及南海, 且强度以前者较大.
ENSO事件与云南冬季气温异常
解明恩, 张万诚
2000, 11(1): 115-122
摘要(3884) HTML全文 (541) PDF 177KB(1708)
摘要:
分析了1961年以来11次El Niño和8次La Niña事件对云南冬季气温变化的影响, 发现: El Niño (La Niña) 年云南冬季气温偏高 (低), 有暖 (冷) 冬特征, 其中以东部、中部和南部最为显著.冬季赤道东太平洋SSTA与同期云南气温距平有显著的正相关, 上一年SSTA与次年云南1月气温也有好的正相关. SSTA异常正 (负) 值是云南暖 (冷) 冬的一个强信号.在ENSO影响下, 东亚冬季风偏弱 (强) 是形成云南暖 (冷) 冬的主要原因.
北京地区大雾形成的分析和预报
吴洪, 柳崇健, 邵洁, 王晓明
2000, 11(1): 123-127
摘要(4213) HTML全文 (560) PDF 117KB(1688)
摘要:
根据1958~1994年首都机场大雾观测记录, 统计分析北京地区大雾生成的气候概况, 计算分析大雾形成前各种物理量场的分布和观测数据, 提出预报北京地区大雾的方法.并于1998年7~11月进行了预报检验.
评新书《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
2000, 11(1): 128-128
摘要(3665) HTML全文 (468) PDF 57KB(2227)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