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8年南海、孟加拉湾夏季风期间动能收支特征

梁建茵 吴尚森

梁建茵, 吴尚森. 1998年南海、孟加拉湾夏季风期间动能收支特征. 应用气象学报, 2000, 11(4): 400-409..
引用本文: 梁建茵, 吴尚森. 1998年南海、孟加拉湾夏季风期间动能收支特征. 应用气象学报, 2000, 11(4): 400-409.
Liang Jianyin, Wu Shangsen. Kinetic energy budget of summer monsoon over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Bay of Bengal in 1998. J Appl Meteor Sci, 2000, 11(4): 400-409.
Citation: Liang Jianyin, Wu Shangsen. Kinetic energy budget of summer monsoon over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Bay of Bengal in 1998. J Appl Meteor Sci, 2000, 11(4): 400-409.

1998年南海、孟加拉湾夏季风期间动能收支特征

资助项目: 

我国重大气候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 G1998040901-3-1

KINETIC ENERGY BUDGET OF SUMMER MONSOON OVER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BAY OF BENGAL IN 1998

  • 摘要: 该文采用1998年加密观测资料经同化处理后得到的客观分析格点资料, 对南海地区和孟加拉湾地区的动能收支进行了诊断分析和对比, 得出: B区夏季风爆发, 其850 hPa区域平均总动能表现为爆发性增长, C区则表现为一个逐步增长的过程.越赤道气流通过南边界的动能输送对B区夏季风建立贡献很大, 西边界动能输入对C区夏季风建立也起了十分显著的作用.季风盛行期, B区夏季风动能的发展维持主要是动能水平通量散度的贡献, 其中西边界动能的流入贡献最大, 孟加拉湾夏季风的变化主要为印度季风影响所致; C区夏季风动能主要是依靠其区域内动能制造来维持.对于850 hPa层, B区主要通过斜压过程制造动能, 正压过程破坏更多的动能, C区主要是正压过程制造动能.两区对流层高层都为动能主要流出区, 而对流层低层, B区为动能流入区, C区为动能流出区.
  • 图  1  1998年夏季风盛行期B区和C区平均总动能垂直分布图

    图  2  1998年夏季风盛行期850 hPa平均总动能水平分布图

    (阴影区为动能大于30 m2/s2)

    图  3  1998年5~8月850 hPa层B区和C区平均总动能随时间变化

    图  4  1998年夏季风盛行期850 hPa平均总动能制造水平分布图

    (阴影区为动能制造正值区, 单位: 10-5W/m2)

    图  5  1998年5~8月850 hPa层B区和C区平均总动能制造随时间变化曲线

    图  6  1998年5~8月850 hPa B区 (a) 和C区 (b) 平均动能制造各项随时间变化曲线

    图  7  1998年夏季风盛行期850 hPa平均总动能水平通量散度和矢量分布

    (阴影区为散度正值区, 单位: 10-5W/m2)

    图  8  1998年5~8月850 hPa层B区 (a) 和C区 (b) 各边界总动能通量贡献变化曲线

    表  1  1998年夏季风盛行期B区和C区各层平均动能制造项和动能水平通量散度项的值

  • [1] 段廷扬, 李维亮.1979年夏季南海季风区的大气热源和能量收支分析.全国热带夏季风学术会议文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3.102~115.
    [2] 段廷扬, 李维亮.1979年夏季亚洲季风区上空的区域能量分析.气象学报, 1987, 45: 78~85.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QXXB198701011.htm
    [3] Krishnamurti T N and Ramanathan Y.Sensitivity of the monsoon onset to differential heating.J.Atmos.Sci.1982, 39: 1290~1306. doi:  10.1175/1520-0469%281982%29039<1290%3ASOTMOT>2.0.CO%3B2
    [4] 谢立安.夏季南海季风活动的诊断分析.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86, (2): 129~134.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NJQX198602002.htm
    [5] 陈天红, 罗会邦.夏季风建立期间南海大气潜热与高空东风的关系.气象技术集刊 (11).北京:气象出版社, 1987.45~55.
    [6] 谭锐志.东南亚夏季风中断、过渡与活跃期的区域能量学研究.大气科学, 1994, 18 (5): 527~534.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QXK405.002.htm
    [7] 陈隆勋, 朱乾根, 罗会邦, 等.东亚季风.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1.28~49.
    [8] 王在志, 薛纪善.南海季风试验资料同化系统介绍.南海季风爆发和演变及其与海洋的相互作用.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9.182~186.
    [9] 王在志, 薛纪善.南海季风试验第一加密观测期同化资料分析.南海季风爆发和演变及其与海洋的相互作用.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9.187~192.
    [10] Kung E C.Balance of kinetic energy in the tropical circulation over the Western Pacific, Quart.J.R.Soc., 1975, 101: 293~312. doi:  10.1002/qj.49710142812/pdf;jsessionid=586943E64719CEA2A365C9BD8DDE1574.f01t04
    [11] 丁一汇, 薛纪善, 王守荣, 等.1998年亚洲季风活动与中国的暴雨/洪涝.南海季风爆发和演变及其与海洋的相互作用.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9.1~4.
    [12] 梁建茵, 吴尚森.南海西南季风强度变化特征及其与海温的耦合关系分析.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9.133~139.
  • 加载中
图(8) / 表(1)
计量
  • 摘要浏览量:  2745
  • HTML全文浏览量:  569
  • PDF下载量:  1288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999-08-02
  • 修回日期:  1999-12-15
  • 刊出日期:  2000-11-3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