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青藏高原冬季平均温度、湿度气候特征的REOF分析

牛涛 陈隆勋 王文

牛涛, 陈隆勋, 王文. 青藏高原冬季平均温度、湿度气候特征的REOF分析. 应用气象学报, 2002, 13(5): 560-570..
引用本文: 牛涛, 陈隆勋, 王文. 青藏高原冬季平均温度、湿度气候特征的REOF分析. 应用气象学报, 2002, 13(5): 560-570.
Niu Tao, Chen Longxun, Wang Wen. REOF analysis of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winter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n Xizang-Qinghai Plateau. J Appl Meteor Sci, 2002, 13(5): 560-570.
Citation: Niu Tao, Chen Longxun, Wang Wen. REOF analysis of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winter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n Xizang-Qinghai Plateau. J Appl Meteor Sci, 2002, 13(5): 560-570.

青藏高原冬季平均温度、湿度气候特征的REOF分析

资助项目: 本文工作受国家科技部攀登项目B“青藏高原地-气系统物理过程及其对全球气候和中国灾害性天气影响的观测和理论研究”的资助

REOF ANALYSIS OF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WINTER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N XIZANG-QINGHAI PLATEAU

  • 摘要: 通过对青藏高原123个测站, 1961~1998年冬季 (12月至翌年2月) 平均温度、相对湿度资料做气候特征分析, 得到32°~33°N附近地区可能是高原南北温湿变化的分水岭, 以北主要受干冷空气影响, 以南主要受暖湿空气影响。用方差极大正交旋转EOF (即REOF) 方法对以上资料进行分析, 可以将青藏高原温度、相对湿度进行分型、分区, 并对各区的温度、相对湿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近40年来, 各区的温度总趋势是在波动中逐步升高的。增温时段主要出现在1978~1981年及1983年至今。1983年开始的增温, 是近40年来最强的一次, 增温幅度大且持续时间长, 但从90年代开始增温幅度及范围出现波动。从温度线性倾向来看, 东部高原增温幅度从南到北存在“大—小—大”的现象。高原大部分地区湿度变化总趋势是在波动中逐步增湿的, 但高原北界以变干为主。从80年代后期至今高原进入显著增湿阶段, 但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增湿幅度及范围出现波动。从湿度线性倾向来看东部高原增湿幅度从南到北存在逐步减小现象, 甚至祁连山地区出现变干现象。
  • 图  1  青藏高原123个观测站位置分布图

    (图中虚线为海拔高度, 圆圈为测站位置)

    图  2a  1961~1998年青藏高原冬季平均温度分布 (℃)

    2b  1961~1998年青藏高原冬季平均温度随海拔高度分布散布图

    (其中圆点为33°N以北高原地区, 三角为33°N以南高原地区)

    图  3a  1961~1998年青藏高原冬季平均相对湿度分布 (%)

    3b  1961~1998年青藏高原冬季平均相对湿度随海拔高度分布散布图

    (说明同图 2b)

    图  4  1961~1998年青藏高原冬季平均温度REOF分析的前6个模态 (a~f)

    (第1模态:高原东北部型; 第2模态:高原东南部型; 第3模态:塔里木盆地型; 第4模态:祁连山型; 第5模态:中南部—东界型; 第6模态:高原中东部型)

    图  5  青藏高原冬季温度REOF分析前两个模态时间系数 (虚线) 及其高荷载区站点平均所得的温度变化曲线 (实线)(a) 第一模态; (b) 第二模态

    (直线为实线的线性倾向 (k为其斜率) 为了便于比较, 图中各时间系数已乘0.05)

    图  6  1961~1998年冬季青藏高原各地区 (从南到北) 温度距平分布 (台站观测值, 单位:℃)

    图  7  1961~1998年青藏高原冬季平均相对湿度REOF分析的前8个模态 (a~h)

    (第1模态:青川藏交界型; 第2模态:青甘川交界型; 第3模态:高原东北部型; 第4模态:中南部─东南界型; 第5模态:高原东南部型; 第6模态:祁连山型; 第7模态:塔里木盆地型; 第8模态:横断山型)

    图  8  1961~1998年冬季青藏高原各地区 (从南到北) 相对湿度距平分布 (台站观测值, 单位:%)

    (图中纵坐标“青川藏”指青川藏交界地区, “青甘川”指青甘川交界地区)

    表  1a  EOF分析各模态的累积方差贡献及特征值

    1b  REOF分析各模态的累积方差贡献

    表  2  青藏高原冬季温度REOF分析各模态高荷载区所对应的代表站

    表  3  青藏高原冬季平均相对湿度REOF分析各模态高荷载区所对应的代表站

  • [1] 徐国昌, 李梅芳.青藏高原温度与东亚环流.高原气象, 1985, 4(2):185-189.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YQX198502010.htm
    [2] 汤懋苍, 李存强, 张建.青藏高原及其四周的近代气候变化.高原气象, 1988, 7(1):39-48.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YQX198801004.htm
    [3] 靳立亚, 吴永森.青海南部高原冬半年气温、降水异常的时空分布及其与雪灾的关系.高原气象, 1996, 15(4):404-413.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YQX604.002.htm
    [4] 黄嘉佑.转动主分量分析在气候天气分析中的应用.气象, 1988, 14(9):47-51.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QXXX198809012.htm
    [5] 黄嘉佑.我国夏季气温、降水场的时空特征分析.大气科学, 1991, 15(3):124-132.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QXK199103015.htm
    [6] 王晓春, 吴国雄.利用空间均匀网格对中国夏季降水异常区域特征的初步分析.气象学报, 1996, 54(3):324-332.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QXXB603.006.htm
    [7] Harman H H. Modern Factor Analysi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6. 487.
    [8] Horel J D. A rotate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500 mb height field. Mon. Wea. Rev., 1981, 109: 2080-2092. doi:  10.1175/1520-0493(1981)109<2080:ARPCAO>2.0.CO;2
    [9] Richman M B. Review article, rotation of principal components. J. Climatol., 1986, 6(3): 293-333. doi:  10.1002/joc.v6:3
  • 加载中
图(10) / 表(4)
计量
  • 摘要浏览量:  4931
  • HTML全文浏览量:  764
  • PDF下载量:  234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1-06-28
  • 修回日期:  2001-08-23
  • 刊出日期:  2002-10-3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