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不同方法计算的气温平均值差异分析

刘小宁 张洪政 李庆祥

刘小宁, 张洪政, 李庆祥. 不同方法计算的气温平均值差异分析. 应用气象学报, 2005, 16(3): 345-356..
引用本文: 刘小宁, 张洪政, 李庆祥. 不同方法计算的气温平均值差异分析. 应用气象学报, 2005, 16(3): 345-356.
Liu Xiaoning, Zhang Hongzheng, Li Qingxiang. Analyses on averag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resulted from different calculation methods. J Appl Meteor Sci, 2005, 16(3): 345-356.
Citation: Liu Xiaoning, Zhang Hongzheng, Li Qingxiang. Analyses on averag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resulted from different calculation methods. J Appl Meteor Sci, 2005, 16(3): 345-356.

不同方法计算的气温平均值差异分析

资助项目: 

国家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资金项目“气象资料共享系统建设” 2002DEA30041

Analyses on Averag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Resulted from Different Calculation Methods

  • 摘要: 利用1961~2002年699个国家基本(基准)站的时值气温观测资料,分析了我国不同方法计算的气温平均值的差异。结果表明:平均气温计算值由于受4次观测、3次观测不同的计算方法的影响,造成4次、3次观测记录平均值产生一定差异。其差异在空间分布中具有明显的特征,西部、北部地区3次平均值偏高;东南部地区3次平均值偏低。中西部地区4次、3次气温平均值的差异具有扩大的趋势,是由于最低气温的升高引起的。因此,在使用气温平均值时,要充分重视平均气温值的计算方法,避免误差。
  • 图  1  我国平均气温4次与3次差值的年平均分布图 (单位:℃)

    图  2  我国平均气温4次与3次差值年平均绝对值为0.3 ℃的站点分布图

    图  3  我国平均气温4次与3次差值的月平均最大值出现月分布图

    图  4  奇台站各月气温日变化图

    图  5  孙吴站各月气温日变化图

    图  6  我国平均气温4次与3次差值的年平均线性趋势分布图 (单位:0.001℃/a)

    图  7  我国年平均最低气温线性趋势分布图 (单位:0.1℃/a)

    表  1  代表站4次与3次1~12月 (年) 平均差值

    表  2  上海等城市7月、1月、年平均气温观测统计值

    表  3  上海等城市与邻近站7月、1月、年平均气温订正前后的差值

  • [1] 高国栋, 陆渝蓉编著.气候学.北京:气象出版社,1988.
    [2] 章基嘉编著.气候变化的证据、原因及其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北京:气象出版社,1995.
    [3] 丁一汇主编.中国的气候变化与气候影响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187~191,199~205.
    [4] 叶笃正, 曾庆存, 郭裕福主编.当代气候研究.气象出版社,1991.186~233.
    [5] 陈隆勋, 邵永宁, 张清芬, 等.近四十年我国气候变化的初步分析.应用气象学报,1991,2(2):164~173. http://qikan.camscma.cn/jams/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19910215&flag=1
    [6] 魏凤英, 曹鸿兴, 王丽萍.20世纪80—90年代我国气候增暖进程的统计事实.应用气象学报,2003,14(1):79~86. http://qikan.camscma.cn/jams/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30109&flag=1
    [7] 王馥棠.近十年我国气候变暖影响研究的若干进展.应用气象学报,2000,13(6):755~766. http://qikan.camscma.cn/jams/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20699&flag=1
    [8] Raino Heino. Metadata and Their Role in Homogendeity.In: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seminar for homogenization of surface climatological data.1997.5~8.
    [9] Karl T R , Williams C N, Young Jr P J, et al. A model to estimate the time of observation bias associated with monthly mean maximum, minimum, and mean temperature for the United States. J Climate Appl Meteor, 1986,25:145~160. doi:  10.1175/1520-0450(1986)025<0145:AMTETT>2.0.CO;2
    [10] 中央气象局编定.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北京:气象出版社,1979.26~27.
    [11] 翟盘茂,任福民.我国最高、最低温度变化规律研究.丁一汇主编.中国的气候变化与气候影响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199~206.
    [12] 任福民.1951—1990年中国极端气温变化分析.大气科学,1998,22(2):217~227.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QXK802.009.htm
    [13] 周淑贞,束炯.城市气候学.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244~262,418~455.
    [14] 张光智,王继志 等.北京及周边地区城市尺度热岛特征及其演变.应用气象学报,2002,13(U01):43~50.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YQX2002S1004.htm
    [15] 徐祥德,汤绪.城市化环境气象学引论.北京:气象出版社,2002.
    [16] GCOS. Guide to the GCOS Surface and Upper-Air Networks:GSN and GUAN (Version1.0), GCOS Report No. 73. Geneva:WMO, 2002.
    [17] WMO. Proposal for a Discovery-level. WMO Metadata Standard. Meeting of expert team on integrated data management. Geneva, 2001.
  • 加载中
图(7) / 表(3)
计量
  • 摘要浏览量:  4675
  • HTML全文浏览量:  708
  • PDF下载量:  3888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4-01-06
  • 修回日期:  2004-04-26
  • 刊出日期:  2005-06-3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