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西风带系统的异常活动对2003年淮河暴雨的作用机制研究

李峰 林建 何立富

李峰, 林建, 何立富. 西风带系统的异常活动对2003年淮河暴雨的作用机制研究.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17(3): 303-309..
引用本文: 李峰, 林建, 何立富. 西风带系统的异常活动对2003年淮河暴雨的作用机制研究.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17(3): 303-309.
Li Feng, Lin Jian, He Lifu. The abnormal activity of the westerlies system and its impacts on 2003 summer heavy rainfall over Huaihe Basins. J Appl Meteor Sci, 2006, 17(3): 303-309.
Citation: Li Feng, Lin Jian, He Lifu. The abnormal activity of the westerlies system and its impacts on 2003 summer heavy rainfall over Huaihe Basins. J Appl Meteor Sci, 2006, 17(3): 303-309.

西风带系统的异常活动对2003年淮河暴雨的作用机制研究

资助项目: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8042021

The Abnormal Activity of the Westerlies System and Its Impacts on 2003 Summer Heavy Rainfall over Huaihe Basins

  • 摘要: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 分析了2003年6—7月亚洲中高纬地区阻塞形势对淮河暴雨的作用。结果表明:亚洲北部阻塞高压的建立和维持, 使得500 hPa高度上西风锋区南压, 引导冷空气南下, 造成中纬度地区冷暖空气和能量交换频繁。尤其在2003年6月20日后, 阻塞高压活动加强, 淮河流域北部维持为大气能量锋区, 低层850 hPa副热带锋区也长期停滞在35°N附近。阻塞高压的异常活动通过对大气动量和热量的一次次向南频散, 造成淮河流域连续发生暴雨天气过程。阻塞高压的强度及位置变化与前部低涡的活动密切相关, 并通过西风带基本气流及长波系统的螺旋结构的变化, 激发Rossby波的经向传播来影响副热带高压的南北进退, 从而决定了雨带的位置。
  • 图  1  2003年6—7月欧亚中高纬阻塞高压的3个活动阶段500 hPa位势高度场

    (单位: gpm, 阴影区为地形高度大于海拨2000 m区域) (a) 6月1—16日, (b) 6月17日—7月3日, (c) 7月7—31日

    图  2  2003年6—7月淮河流域 (31.5°~34.5°N, 112.5°~120.0°E) 逐日降水量变化

    图  3  2003年6—7月淮河流域东亚地区 (100°~130°E) 500 hPa西风急流 (a) 和850 hPa冷暖气流 (b) 时间-经向演变

    (图a中粗实线表示风速为12 m/s, 实线表示西风, 虚线表示东风; 图b中等值线为θse, 单位: K; 矢量为经向风, 单位: m/s)

    图  4  2003年6—7月东亚地区 (110°~130°E) 平均西风扰动动量uv′的时间-经向演变

    (阴影区为负值区)

    图  5  2003年6—7月亚洲中高纬地区阻塞高压、东部低涡与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演变曲线

    图  6  2003年6—7月亚洲中高纬地区阻塞高压与东部低涡中心的活动

    图  7  2003年6—7月亚洲中纬度 (40°~50°N) 波动的纬向波速与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的变化 (a) 以及6月22—24 日 (b), 7月 20—22日 (c) 平均500 hPa高度场分布

    (图a中虚线为副热带高压脊线的气候平均, 粗实线为副热带高压脊线的逐日变化, 细实线为纬向波速放大10倍; 图b, c中虚线表示槽脊走向, 单位: gpm, 阴影区为地形高度大于海拔2000 m区域)

    表  1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与东部低涡相关系数

  • [1] 叶笃正, 陶诗言, 朱抱真, 等.北半球冬季阻塞形势的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 1958.
    [2] 张培忠, 丁一汇, 郭春生, 等.东亚寒潮高压的位涡诊断研究.应用气象学报, 1994, 5(1): 49-56. http://qikan.camscma.cn/jams/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19940109&flag=1
    [3] 陶诗言.中国之暴雨.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0.
    [4] 毕幕莹, 丁一汇.1980年夏季华北干早时期东亚阻塞形势的位涡分析.应用气象学报, 1992, 3(1): 145-156.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Q&dbname=CJFD9093&filename=YYQX199202002&v=Mjk0MTk4ZVgxTHV4WVM3RGgxVDNxVHJXTTFGckNVUkwyZlkrWnFGaUhoVUw3QlBEVGFkckt4RjlQTXJZOUZab1I=
    [5] 张庆云, 陶诗言.亚洲中高纬度环流对东亚夏季降水的影响.气象学报, 1998, 56(2): 199-211.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QXXB802.006.htm
    [6] 段廷扬, 唐佑民, 巩远发.印度夏季风的年际变异与北半球大气环流的特征.气象学报, 1997, 55(3): 371-378.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QXXB703.010.htm
    [7] 徐祥德, 解以扬, 李培严.阻塞结构对近海台风异常路径影响的数值模拟.应用气象学报, 1994, 5(1): 104-108.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Q&dbname=CJFD9495&filename=YYQX401.014&v=MDMxOTRzcUY1NE9mZ2c1emhBVTRqaDRPWDZUckgwM2ViT1RSYjZmWXVabkV5dmdXZz09UERUYWRyZTRIOC9Ncm8=
    [8] 孙力, 郑秀雅, 王琪.东北冷涡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东亚大型环流系统之间的关系.应用气象学报, 1994, 5(3): 297-303. http://qikan.camscma.cn/jams/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19940353&flag=1
    [9] 刘式适, 刘式达.大气动力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245-246.
  • 加载中
图(7) / 表(1)
计量
  • 摘要浏览量:  2753
  • HTML全文浏览量:  605
  • PDF下载量:  157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5-07-19
  • 修回日期:  2005-10-12
  • 刊出日期:  2006-06-3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