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西南季风潮与2004年5月我国南方暴雨

李曾中 方翔 朱福康 郑新江 李峰

李曾中, 方翔, 朱福康, 等. 西南季风潮与2004年5月我国南方暴雨.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17(4): 431-437..
引用本文: 李曾中, 方翔, 朱福康, 等. 西南季风潮与2004年5月我国南方暴雨.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17(4): 431-437.
Li Zengzhong, Fang Xiang, Zhu Fukang,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uth-west monsoon tide and the rain storms over south China in May 2004. J Appl Meteor Sci, 2006, 17(4): 431-437.
Citation: Li Zengzhong, Fang Xiang, Zhu Fukang,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uth-west monsoon tide and the rain storms over south China in May 2004. J Appl Meteor Sci, 2006, 17(4): 431-437.

西南季风潮与2004年5月我国南方暴雨

资助项目: 

广州热带气象研究所热带海洋气象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20040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uth-west Monsoon Tide and the Rain Storms over South China in May 2004

  • 摘要: 以2004年5月初及5月中旬我国华南等地两次较大暴雨过程为例, 分析了西南季风潮与我国前汛期降水的关系。初步结论指出:西南季风潮的爆发与我国华南降水, 特别是大暴雨的形成关系极为密切, 而这次西南季风潮的爆发又与来自南半球的越赤道气流直接有关。同时指出, 这次西南季风潮的爆发主要与来自85°~95°E孟加拉湾地区所在经度的越赤道气流有关, 它们是印度洋“半球间宏观系统”的一个部分。而南海季风潮仅仅是西南季风潮的一种特例, 在这两次重大降水过程中没有南海季风潮的爆发和影响。
  • 图  1  2004年5月各地日降水分布图 (a) 广州单站, (b) 我国南方地区 (33°N以南, 105°E以东), (c) 全国总雨量

    图  2  2004年5月地面形势及冷锋综合活动图

    (虚线为850 hPa槽线或切变线)

    图  3  2004年5月0°~125°E区间850 hPa越赤道气流时间剖面图

    (单位:m/s, 正值表示南风, 负值为北风)

    图  4  2004年5月14日东半球850 hPa风场图

    (粗实线为最大南风轴线图, 说明同图 3)

    图  5  2004年5月1—31日沿90°E (a), 105°E (b) 及112°E (c)10 m高度上的风场时间剖面图 (单位:m/s)

    图  6  2004年5月6日09:00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云图

    图  7  2004年5月19日13:00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云图

  • [1] 竺可桢.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竺可桢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9:283-297.
    [2] 陶诗言.中国之暴雨.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0.
    [3] Ding Yihui.Monsoons over China. Lond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1994:1-90.
    [4] 田生春, 李麦村, 杜杰, 等.广东省前汛期一场持续性暴雨的分析.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集刊第9号:暴雨及强对流天气的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70-77.
    [5] 谢巨伦.南海首次西南季风潮爆发迟早的分析及预报.海洋通报, 2000, 19(1):70-77.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UTB200001003.htm
    [6] 闫俊岳, 唐志毅, 姚华栋, 等.2002年南海季风建立及其雨带变化.气象学报, 2003, 61(5):569-579.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QXXB200305006.htm
    [7] 李曾中.越赤道气流与中国天气关系的初步统计分析.气象, 1986, 12(4):11-14.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QXXX198604002.htm
    [8] 王兴东, 陶诗言.西太平洋越赤道气流的初步研究.海洋学报, 1984, 6(2):160-173.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EAC198402002.htm
    [9] 汤明敏, 黄仕松, 周德佩.全球越赤道气流的时空变化.热带气象, 1985, 1(4):287-295.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RDQX198504000.htm
    [10] 孙淑清.东亚大尺度低空急流的背景场与东半球的越赤道气流.气象学报, 1986, 44(1):55-62.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QXXB198601006.htm
    [11] 李宪之.降水问题.北京:海洋出版社, 1987:234-236.
    [12] 李宪之.减轻几种主要自然灾害的途径∥仇永炎. "寒潮台风灾害"———庆贺李宪之教授九十五华诞文集.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1:369-374.
  • 加载中
图(7)
计量
  • 摘要浏览量:  2710
  • HTML全文浏览量:  717
  • PDF下载量:  129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5-06-22
  • 修回日期:  2005-09-09
  • 刊出日期:  2006-08-3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