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四川盆地区域性浓雾序列及其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周自江 朱燕君 姚志国 鞠晓慧

周自江, 朱燕君, 姚志国, 等. 四川盆地区域性浓雾序列及其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17(5): 567-573..
引用本文: 周自江, 朱燕君, 姚志国, 等. 四川盆地区域性浓雾序列及其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17(5): 567-573.
Zhou Zijiang, Zhu Yanjun, Yao Zhiguo, et al. Regional dense fog time sequence with its annual and decadal variation in the Sichuan Basin. J Appl Meteor Sci, 2006, 17(5): 567-573.
Citation: Zhou Zijiang, Zhu Yanjun, Yao Zhiguo, et al. Regional dense fog time sequence with its annual and decadal variation in the Sichuan Basin. J Appl Meteor Sci, 2006, 17(5): 567-573.

四川盆地区域性浓雾序列及其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资助项目: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工作重点项目 2004DKA2017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0305008

Regional Dense Fog Time Sequence with Its Annual and Decadal Variation in the Sichuan Basin

  • 摘要: 利用四川盆地20个国家级基本气象站1954-2005年的大雾和能见度等资料, 探讨了区域性浓雾的认定标准, 建立起该地区较完整的区域性浓雾日数序列, 分析了其年际、年代际变化及可能原因.结果表明:①盆地内区域性浓雾主要发生在秋冬季 (9月至次年2月), 占总数的92.8%, 这也就决定了浓雾日数序列是一个跨年度统计的序列; ②1954-1976年盆地内浓雾处于偏少的负位相, 尤以20世纪60年代为最少, 相反, 20世纪80-90年代浓雾频次高、强度大, 处于多雾的正位相, 但是近些年有明显的减弱; ③在浓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中, 大气中凝结核的数量 (背景大气浑浊度) 起着主导作用, 同时, 干湿状况是决定浓雾年代际变化另一主要原因, 局地气候变暖对浓雾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④90年代以后盆地内浓雾的减弱是3个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 图  1  四川盆地20个代表站的地理分布

    图  2  1954—2005年四川盆地区域性浓雾的逐月分布

    图  3  1954—2004年四川盆地区域性浓雾日数的逐年变化 (粗虚线为51年平均值) (a) 实测浓雾日数, (b) 年代际分量, (c) 年际分量

    图  4  1954—2004年四川盆地9月至次年2月平均相对湿度 (a)、最低气温 (b) 和背景大气能见度 (c) 的逐年变化 (粗实线为用九点二次滑动平均方法分离出的年代际变化, 粗虚线为51年平均值)

    表  1  1954—2005年四川盆地单站或多站同时出现浓雾的年平均日数

    表  2  四川盆地1954—2004年度区域性浓雾日数

    表  3  四川盆地区域性浓雾日数与各因子的相关系数

  • [1] 黄荣辉, 张庆云, 阮水根, 等.我国气象灾害的预测预瞀与科学防灾减灾对策.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5:3-19
    [2] 丁国安, 纪湘明, 房秀梅, 等.庐山云雾水化学组成的某些特征.气象学报, 1991, 49 (2):190-197.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QXXB199102006.htm
    [3] 孙奕敏.灾害性浓雾.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1-148.
    [4] 鲍宝堂, 束家鑫, 朱炳权.上海城市雾理化特性的研究.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5, 18(1):114-118.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NJQX501.016.htm
    [5] 李子华, 黄建平, 周毓荃, 等.1996年南京连续5天浓雾的物理结构特征.气象学报, 57(5):622-631.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QXXB199905011.htm
    [6] 李子华.中国近40年来雾的研究.气象学报, 2001, 59(5):616-624.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QXXB200105011.htm
    [7] 张利民, 石春娥, 杨军, 等.雾的数值模拟.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2:1-138.
    [8] 张光智, 卞林根, 王继志, 等.北京及周边地区雾形成的边界层特征.中国科学 (D辑), 2005, 35(A01):78-83.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DXK2005S1007.htm
    [9] 刘小宁, 张洪政, 李庆样, 等.我国大雾的气候特征及变化初步解释.应用气象学报, 2005, 16(2):220-230. http://qikan.camscma.cn/jams/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50227&flag=1
    [10] 李子华, 仲良喜, 俞香仁.西南地区和长江下游雾的时空分布和物理结构.地理学报.1992, 47(3):242-251.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LXB199203004.htm
    [11] 李子华, 彭中贵.重庆市冬季雾的物理化学特征.气象学报, 1994, 52(4):477-483.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QXXB404.010.htm
    [12] 柳泽文孝, 贾疏源, 赤田尚史, 等.成都市2002年1月2日至4日浓雾天气雾的化学组成.四川坏境, 2004, 23(1):6264.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CHJ200401020.htm
    [13] 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3:21-27.
    [14] 葛良玉, 江燕如, 梁汉明, 等.1996年岁末沪宁线持续五天大雾的原因探讨.气象科学, 1998, 18(2):181-188.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QXKX199802011.htm
    [15] 何立富, 李峰, 李泽椿.华北平原一次持续性大雾过程的动力和热力特征.应用气象学报, 2006, 17(2):160-168. http://qikan.camscma.cn/jams/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60228&flag=1
    [16] 魏凤英.现代气候统计诊断预测技术.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9:15-61.
    [17] 中国气象局.气象辐射观测方法.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6:24-25.
    [18] 江玉华, 王强, 李子华, 等.重庆城区浓雾的基本特征.气象科技, 2004, 32(6):450-455.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QXKJ200406013.htm
  • 加载中
图(4) / 表(3)
计量
  • 摘要浏览量:  4120
  • HTML全文浏览量:  732
  • PDF下载量:  1314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6-06-06
  • 修回日期:  2006-08-03
  • 刊出日期:  2006-10-3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