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华北地区冬小麦叶片光合作用模型在农业干旱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刘建栋 王馥棠 于强 毛飞 毕建杰 樊广华

刘建栋, 王馥棠, 于强, 等. 华北地区冬小麦叶片光合作用模型在农业干旱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应用气象学报, 2003, 14(4): 469-478..
引用本文: 刘建栋, 王馥棠, 于强, 等. 华北地区冬小麦叶片光合作用模型在农业干旱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应用气象学报, 2003, 14(4): 469-478.
Liu Jiandong, Wang Futang, Yu Qiang, et al. Application of the leaf photosynthesis model for forecasting effect of droughton winter wheat in North China Plain. J Appl Meteor Sci, 2003, 14(4): 469-478.
Citation: Liu Jiandong, Wang Futang, Yu Qiang, et al. Application of the leaf photosynthesis model for forecasting effect of droughton winter wheat in North China Plain. J Appl Meteor Sci, 2003, 14(4): 469-478.

华北地区冬小麦叶片光合作用模型在农业干旱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资助项目: 

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助项目“华北干旱和东北低温冷害监测预警技术研究” 2001DIB20096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农林重大病虫害和农业气象灾害的预警及控制技术研究”之“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技术研究” 2001BA509B13

APPLICATION OF THE LEAF PHOTOSYNTHESIS MODEL FOR FORECASTING EFFECT OF DROUGHTON WINTER WHEAT IN NORTH CHINA PLAIN

  • 摘要: 在冬小麦抽穗—灌浆期进行了水分胁迫实验,利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cor-188B辐射量子照度仪及Licor-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对水分胁迫引起的冬小麦光合生理生态变化进行了系统观测,系统地给出了冬小麦多种农业气象指标对水分胁迫的响应状况。在大量实测数据基础上,给出了包含辐射强度、温度及土壤水分因子的冬小麦叶片光合作用模式。该模式具有严格的理论推导过程和大量实验数据的支持,改进了传统水分胁迫对叶片光合速率影响的简单阶乘方法,从而为进一步准确推算水分胁迫对大田冬小麦光合作用的可能影响,以及水分胁迫对区域农业干旱的可能影响奠定了前提条件。该研究是冬小麦干旱预测模型的叶片子模型,为冬小麦农业干旱预测模型提供了丰富的基本参数,同时也为建立冬小麦干旱预测模型奠定了基本条件。
  • 图  1  不同水分处理对冬小麦株高及叶片厚度的影响

    (a) 水分胁迫对株高的影响,(b) 水分胁迫对比叶重的影响 (鲁麦23号,泰安,2002-04-27中午,典型晴天)

    图  2  水分胁迫对冬小麦叶片含水量及叶片光学特性的影响

    (a) 土壤湿度对叶片含水量的影响,(b) 土壤湿度对叶片光学特性的影响 (鲁麦23,泰安,2002-04-27中午,典型晴天)(○为叶片含水量,Δ为反射辐射率,∇为透射辐射率,□为吸收辐射率)

    图  3  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的光-光合作用曲线

    (鲁麦23,泰安,2002-04-27中午,典型晴天)

    图  4  土壤湿度对叶片初始光合效率α及最大光合速率Pmax的影响

    (a) 土壤湿度对初始光合效率的影响 (α(w)=0.077 ×(0.304 +0.0739w-0.00195w 2),R=0.95888,N=11,P<0.0001),(b) 土壤湿度对最大光合速率Pmax的影响 (Pmax(w)=28.4×(0.0757 +0.0434w +0.00244w 2-0.000115w3),R=0.97162,N=11,P<0.0001)

    图  5  叶片模式的验证及数值分析

    (a) 叶片净光合速率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比较,(b) 不同辐射强度下总光合速率随土壤湿度的变化

    表  1  不同土壤湿度冬小麦叶片表观特征

  • [1] 华北平原作物水分胁迫与干旱研究课题组编著.作物水分胁迫与干旱研究.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1-235.
    [2] 毛学森, 王新元. 华北低平原小麦-玉米周年耗水规律研究. 见: 刘昌明主编. 中国水问题研究. 北京: 气象出版社, 1996. 149-153.
    [3] 冯秀藻主编.农业气象原理.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1. 153-211.
    [4] Teare I D, Peet M M. Crop-Water Relations. AWIP, New York, 1983. 73-126.
    [5] Gajri P R, Prihar S S, Arora V K. Effects of nitrogen and early irrigation on root development and water use for wheat on two soils. Field Crop Research, 1989, 21(1): 103-114.
    [6] 朱自玺, 牛现增, 侯建新.冬小麦水分动态分析及干旱预报.气象学报, 1988, 46(2):202-209.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QXXB198802010.htm
    [7] 朱自玺, 侯建新.夏玉米土壤水分指标研究.气象, 1988, 14(9): 13-16.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QXXX198809002.htm
    [8] 朱自玺.夏玉米耗水量和耗水规律分析.华北农学报, 1987, 2(3): 52-60.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BNB198703009.htm
    [9] 安顺清, 邢久星.帕默尔气象旱度模式的修正.气象科学研究院院刊, 1986, 1(1): 75-82.
    [10] 陈振林, 王馥棠.水分和氮素营养胁迫下春小麦生长模拟模式的研究.应用气象学报, 1995, 6(3): 475-485. http://qikan.camscma.cn/jams/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19950473&flag=1
    [11] 王石立.冬小麦生长模式及其在干旱影响评估中的应用.应用气象学报, 1998, 9(1): 15-23. http://qikan.camscma.cn/jams/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19980103&flag=1
    [12] 吴连海, 韩湘玲.冬小麦生产力估算方法研究.自然资源学报, 1991, 6(1): 80-87.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RZX199101008.htm
    [13] 汪永钦.冬小麦生长和产量形成与气象条件关系及其动态模拟的研究.气象学报, 1991, 49(2):205-214.
    [14] 蒙特思J L主编. , 植被与大气-原理. 卢其尧, 江广恒, 高亮之译.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85. 23-27.
    [15] Van Keulen H, Seligman N G, Benjiami R W. Simulation of water use and herbage growth in arid regions-a revaluation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model "ARID CROP". Agric Syst., 1981, 6(3): 159-196. doi:  10.1016/0308-521X (81)90001-9
    [16] Penning de Vries F W T. Simulation of Plant Growth and Crop Production. PUDOC, Wagenningen, 1982. 20-160.
    [17] 索恩利. 植物生理的数学模型. 王天铎等译.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3. 110-112.
    [18] 韩湘玲主编.作物生态学.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1. 42-47.
    [19] 邹琦主编.作物抗旱生理生态研究.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155-283.
  • 加载中
图(5) / 表(1)
计量
  • 摘要浏览量:  4432
  • HTML全文浏览量:  538
  • PDF下载量:  1663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3-04-06
  • 修回日期:  2003-06-05
  • 刊出日期:  2003-08-3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