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7年  第8卷  第1期

显示方式:
一个全球变网格多层原始方程差分模式的设计
廖洞贤
1997, 8(1): 1-10
摘要:
文章设计了一个以均匀网格差分模式为基础的全球变网格多层原始方程差分模式。还证明了如果前者满足了一定条件,从而具有质量与能量守恒性质以及与连续情况一致的动能、位能和表面位能之间的转换关系,则变网格模式也同样具有。而且,把前者改变为后者增加的运算量很小,也非常方便。
云迹风计算中的两个几何问题
许健民, 张其松, 王大昌, 樊昌尧
1997, 8(1): 11-18
摘要:
文章分析了云迹风计算工作中所遇到的两个几何问题,即图像匹配问题和风矢量计算问题。图像匹配问题是指用于计算云迹风的两幅图像如果定位网格不一致,如何通过图像匹配来减少云迹风的计算误差。风矢量计算问题是指在已得到示踪云位置时,如何准确地求出风向风速。云迹风的计算在本质上是一个几何问题,几何处理周密是减少云迹风计算误差的一个重要途径。
气候变化对我国小麦地理分布的潜在影响
戴晓苏
1997, 8(1): 19-25
摘要:
根据GCM模拟结果,分析了CO2增加对我国小麦生产地理分布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在加倍CO2气候下,我国小麦生产区将进一步向北和向西扩展,小麦栽培特点和品种类型也有较大变化。气候增暖可能对东北地区产生有利影响,但在中部和南部则可能产生高温应力。小麦生长期间平均温度的升高,特别是收获前的高温可能会增加对更早熟、更耐热品种的需求。
我国单站旱涝指标确定和区域旱涝级别划分的研究
鞠笑生, 杨贤为, 陈丽娟, 王有民
1997, 8(1): 26-33
摘要:
根据1951~1995年各月降水资料,在全国选取8个代表站,测试了3种单站旱涝指标,并作了相互比较,认为Z指数方法最优。在此基础上,以华北地区为例,选取80个站点,探讨了能反映区域旱涝时空分布和强度的区域旱涝指标以及旱涝等级。
卡尔曼滤波的初值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陆如华, 徐传玉, 张玲, 毛卫星
1997, 8(1): 34-43
摘要:
文章从气象应用角度论述了卡尔曼滤波在天气预报业务系统中应用的理论原理和计算方法。介绍了不同季节的试验结果,并分析了卡尔曼滤波的适应数值模式变化的能力和它的稳定性、可用性,展示了它的优越性和应用前景。
登陆台风不连续北跳与暴雨的数值模拟研究
丁治英, 陈久康, 马光
1997, 8(1): 44-52
摘要:
利用MM4(PSU/NCAR)模式,对1992年8月31日20时~9月1日20时登陆台风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登陆台风的不连续北跳与西风槽和积云对流潜热反馈有关。倒槽南部雨区内积云对流的发展加大了对台风倒槽内的水汽、动量、热量等输送,使倒槽内降水增幅。积云对流潜热反馈对高低空急流以及台风的移动都有很大的影响。
我国地面O3、NOX、SO2背景值的观测研究
颜鹏, 李兴生, 罗超, 徐晓斌, 向荣彪, 丁国安, 汤洁, 王木林, 于晓岚
1997, 8(1): 53-61
摘要:
从1994年8月至1995年8月,在龙凤山、临安大气污染监测站和瓦里关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对O3、NOX及SO2首次进行了长期的连续观测。初步分析表明:3站地面O3的平均浓度、月际分布和日变化特征因地理环境、海拔高度和天气条件的不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平均地面O3浓度,龙凤山为34.8×10-9,临安为39.1×10-9,瓦里关山为49.3×10-9,龙凤山和临安的月平均地面O3浓度分布较复杂,在6~7月和12月~1月较低,10月底~11月初较高。而在瓦里关山,月平均地面O3浓度变化较平稳,6月份最大,12月最小。龙凤山和临安地面O3平均日变化量较大,下午浓度最高,清晨最小;而瓦里关山地面O3平均日变化较小,上午浓度略低;NOX和SO2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局地性特征,在龙凤山,临安和瓦里关山,3站的总平均浓度分别为2.7×10-9(NOX)和0.7×10-9(SO2),8.1×10-9(NOX)和16.1×10-9(SO2),0.04×10-9(NOX)和0.15×10-9(SO2)。
我国西部清洁大气中SO2 和NO2的观测和分析
于晓岚, 汤洁, 李兴生, 梁宝生
1997, 8(1): 62-68
摘要:
在我国青海省瓦里关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海拔3810 m,100°54′E,36°17′N),利用浸渍膜法采集大气中的SO2和NO2,使用离子色谱分析其浓度。1994年8月至1995年7月的测量结果表明,SO2和NO2的平均浓度分别为0.147×10-9和0.055×10-9,SO2和NO2两者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r=0.87,它们的平均比值为2.6左右。SO2和NO2的浓度受季节和风向的影响,偏东风时浓度较高,偏西风时浓度较低。冬季SO2和NO2的浓度水平较低,而夏季浓度较高。
中国东部旱涝型的研究
叶瑾琳, 王绍武, 李晓东
1997, 8(1): 69-77
摘要:
文章利用中国东部25个站524年(1470~1993年)的旱涝级别资料分析了中国东部旱涝的空间分布,比较了EOF方法和REOF方法的不同点,研究指出可用6个中心地区的旱涝情况来补充原来划分的6种旱涝型,使得旱涝中心更明确,旱涝分布更符合实际情况,突出体现了REOF在旱涝型研究中的优点。最后给出了近五百年中国东部的主要旱涝中心及特征。
寻找相似天气过程的一种数学模型
刘景涛, 高涛, 康玲
1997, 8(1): 78-84
摘要:
该文介绍了一种寻找相似天气过程的数学模型,利用Saaty论述的方法[1]构造判别矩阵进行判别,从而计算出相似排序及相似度。该方法在3年多的预报业务中应用,效果良好。
气候噪声和气候系统的分维
辛国君
1997, 8(1): 85-91
摘要:
根据相空间嵌入定理,按照Grassberger和Procaccia提出的计算分数维的方法,利用近百年来南、北半球地面气温资料,估算了气候吸引子的分数维,计算结果表明:气候吸引子的分数维南半球为3.3~3.7,北半球为3.2~3.7。它提供了气候吸引子的自相似结构的基本信息,表明模似气候系统最少需要4个独立变量。另外,还讨论了气候噪声对估算维数的影响。
地形对地转气流中重力惯性波稳定性影响的进一步研究
钟中, 周小刚
1997, 8(1): 92-98
摘要:
用一个带地形的2层均质流体线性模式,考虑了下层流体平均厚度不均匀性的影响,研究低空地转气流中波动的传播和稳定性。
半拉格朗日方法及其在数值模拟和数值预报中的应用
董敏
1997, 8(1): 99-108
摘要:
文章对半拉格朗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做了简要介绍。对其主要优、缺点进行了评述。同时也对半拉格朗日方法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情况概括地予以介绍。
参考大气谱方法在国家气象中心谱模式上的应用
杨学胜, 陈嘉滨, 孙丽娟
1997, 8(1): 109-113
摘要:
参考大气引入中期谱模式,能有效地减少截谱误差,提高预报精度。文章主要叙述了参考大气在国家气象中心业务预报谱模式上的进一步发展。计算结果表明,引入参考大气后,T63预报质量和降水的TS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一次暴雨过程中天气尺度与次天气尺度系统的相互作用
薛秋芳, 刘金良, 丁一汇
1997, 8(1): 114-118
摘要:
文章利用动能方程计算天气尺度与次天气尺度系统动能以及非线性动能的作用,以分析强降水系统中主要动力过程。结果表明:在暴雨系统中,存在着天气尺度和次天气尺度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次天气尺度运动增加天气尺度动能,使暴雨系统得以维持。
一种新的气候跃变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杨文峰, 李兆元, 李星敏
1997, 8(1): 119-123
摘要:
在探讨目前气候跃变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的缺陷,引入费希尔(Fisher)最优分割法,并与原方法的统计检验相结合,得到一种新的研究气候跃变的方法。运用该方法对西北地区东部的西安、宝鸡、汉中3地的旱涝等级序列进行气候跃变研究,可知西北地区东部旱涝气候跃变存在局地性和非局地性的特征。
两部天气雷达回波高度测值的对比分析
胡明宝, 范广生, 祁勇
1997, 8(1): 124-128
摘要:
文章通过对712雷达和716雷达回波资料的对比分析,阐明在测量回波高度和回波强度时,两部雷达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716雷达在保障中的应用方法。